昇腾FAQ-A24-CANN相关
想知道昇腾,不如先了解CANN,看它能否挑战CUDA。我们从昇腾全年工单中提炼了1000条FAQ,其中与CANN相关的就有271个;涵盖了CANN版本适配、AscendC算子开发、分布式训练、多机通信等常见场景。包括:如何确认Atlas设备适配的CANN版本;解决自定义算子空指针错误的方法;多卡训练中报错的排查步骤;HCCL集合通信库参数校验失败解决方案;多线程环境下ACL Lite API的使用
昇腾高频问答FAQ-A24-CANN相关-2507
备注:我们让大模型读了昇腾全年工单,整理了1000条经验包,贴出来供大家参考、少走弯路,但仍可能会有轻微幻觉,或由于产品版本更新、时效性等原因已不完全适用,建议按需搜索+交叉验证,有疑问之处欢迎来查询案例库或提单,咱们边唠嗑边修BUG。转载随意,如反馈修订请移步原文。
FAQ(001):如何确认Atlas 300I Duo卡对应的CANN版本?
原因分析:
不同昇腾设备适配的CANN软件版本有区别。
解决办法:
使用npu-smi info命令查看设备信息,选择匹配的CANN版本。
FAQ(002):自定义AscendC算子在Atlas 300I DK A1开发者套件上运行时出现空指针错误
原因分析:
调用aclnnFlashAttentionScoreV2GetWorkspaceSize()
失败,日志显示检查工作空间大小为空。可能是接入PyTorch框架过程中未正确传递内存参数。
解决办法:
(1)排查代码中所有涉及AscendC算子的输入输出指针是否初始化成功并非空值;
(2)确认torch_npu
版本与对应CANN工具链兼容性,必要时联系华为PAE/FAE支持
FAQ(003):在图模式下调用all_reduce时报错:myTrain(rank, group)
报错或异常退出
原因分析:
使用PyTorch框架的torch.distributed模块时未合理设置rank参数或其他代码错误导致通信失败。通常发生在多卡训练过程中,尤其是在涉及分布式计算和数据并行的情况下。
解决办法:
- 确保所有节点都正确设置了
--nproc_per_node=8
(或根据实际设备数量调整)等环境变量; - 检查是否使用了配套的CANN版本与PyTorch框架,确保兼容性。
FAQ(004):在Atlas服务器上执行多机通信时遇到报错:param check count error
原因分析:
HCCL集合通信库中的alltoallvc操作参数检查失败。可能原因包括输入的send_count_matrix不一致、rank id重复或超过硬件支持的最大count值。
解决办法:
- 确保所有节点上使用的
send_count_matrix
完全相同; - 检查并确保每个Server内的通信域符合Atlas服务器NPU拓扑结构要求(如0-3卡为一个cluster)。
FAQ(005):使用HCCL集合通信库进行多机训练时出现错误:EI0006: Getting socket times out
原因分析:
节点间通信超时,可能由于集群中某Rank进程挂起、时间差超过默认120秒的连接超时限制或网络链接不通。
解决办法:
- 检查所有NPUs是否正常运行;
- 调整
HCCL_CONNECT_TIMEOUT
环境变量以延长超时间隔,确保通信链路连通性。
FAQ(006):在多线程环境下调用ACL Lite API acl.rt.get_context()
报错107002
原因分析:
子线程中未正确创建或引用上下文对象导致错误。通常是因为主进程中没有提前初始化context,或者尝试跨线程共享。
解决办法:
在程序开始处(如主线程)先调用acl.rt.get_device()
和acl.rt.create_context(0)
来获取并设置全局可用的Context;避免子线程中重复创建或引用。
FAQ(007):使用MindIE Server进行推理时出现错误:Subprocess [task_distribute] raise error
原因分析:
Python多进程管理器(如multiprocessing)在NPU环境下未正确处理主进程与子进程的通信机制。
解决办法:
- 不要直接使用PyTorch提供的
torch.multiprocessing.spawn()
,而是采用官方推荐的方式启动推理服务; - 确保所有子线程或子进程中均能访问到AscendCL初始化后的环境。
FAQ(008):在Atlas服务器上执行集合通信测试时报错:hccl_test 集合通信测试报错
原因分析:
集群中存在未退出的残余进程,导致新启动的通信任务失败。
解决办法:
- 创建一个包含所有节点信息的hostfile文件;
- 使用命令
mpirun -hostfile hostfile_1 -n 512 pkill -9 -f hccl_test
清除多余hccl进程。
FAQ(009):在使用ATB Broadcast算子时,如何正确传递或创建通信域(comm)?
原因分析:
当前版本不支持部分卡执行Broadcast操作;需确保所有参与的NPU设备都在同一个通信集合中。
解决办法:
- 调用
HcclGetRootInfo()
和HcclCommInitRootInfo()
创建自定义comm; - 将此comm传入BroadcastParam中的hcclComm参数。
FAQ(010):使用ContextBuilder手动构造TilingFunction时遇到找不到头文件或未定义引用问题
原因分析:
缺少必要的链接库,或者引入路径不正确。
解决办法:
- 确保项目中包含了
tilingapi.a
的依赖; - 在代码开头使用符号连接解决外部依赖缺失(如
external/exe_graph/runtime/... .h"
)。
FAQ(011):DVPP编码输出帧率与配置不符,如何调整?
原因分析:
线程发送的实际速率可能低于设定值或存在比例计算偏差。例如若实际输入为50fps而设置src和dst比率为60:30,则最终输出约为25fps。
解决办法:
(1)确保线程实际发送的帧率与m_stChnAttr.rc_attr.h264_cvbr.src_frame_rate
一致。
(2)调整比例为1:1,通过设置相同的源和目标速率来控制输出帧率。例如:
m_stChnAttr.rc_attr.h264_cvbr.src_frame_rate = 30;
m_stChnAttr.rc_attr.h264_cvbr.dst_frame_rate = 30;
(3)必要时检查编码器的配置是否完整,包括丢帧策略、时间戳同步等。
FAQ(012):使用ATC工具转换ONnx模型为OM文件后无法加载或推理失败?
原因分析:
可能是缺少必要的依赖包如Kernels软件包,或者版本不匹配。此外,也可能是代码中执行acl.mdl.load_from_file()
时未正确初始化环境。
解决办法:
(1)检查是否安装了所有必需的组件和驱动程序:
sudo apt install kernels # 或根据文档指引进行依赖项确认。
(2)确保CANN版本与ATC兼容。例如,若使用的是yolov5s_sar.om
模型,则需要对应支持该OM文件的AscendCL接口。
FAQ(013):如何在昇腾Atlas 300I AI加速卡上运行YOlo推理代码?
原因分析:
用户未正确使用ATc工具将ONNX格式转为OM,并且可能没有结合ACL库进行NPU加速处理。此外,OpenCV的dnn模块默认不支持CANN/NPU。
解决办法:
(1)通过atc转换模型:
atc --model yolov5.onnx --framework 3 --output yolov5.om --soc_version Ascend310P
(2)使用AscendCL的Python接口进行推理,避免直接调用OpenCV dnn模块。示例代码如下:
from acl import AclLiteResource, Acls
resource = AclLiteResource()
model_id = resource.load_model("yolov5.om")
input_dataset = acls.create_input_dataset([1])
output_dataset = acls.create_output_dataset(2)
acls.execute(model_id, input_dataset, output_dataset) # 执行推理
FAQ(014):如何解决ATC模型转换过程中耗时过长的问题?
原因分析:
昇腾AI服务器内存不足,导致atc工具运行缓慢。部分板载设备在处理复杂模型(如YOlov8n-seg)时可能出现此现象。
解决办法:
(1)尝试增加内存配置或使用更高性能的硬件进行转换。
# 如果当前环境不支持,则可将该命令移到其他昇腾AI服务器上执行:
atc --model yolov5s_sar.onnx --framework 3 --output yolov5s_sar.om
(2)如果仍然较慢,可以参考社区优化建议:https://www.hiascend.com/forum/thread-0265158242115164554-1-1.html
FAQ(015):如何将OM模型的输入从图片格式转为二文件并进行推理?
原因分析:
用户在使用昇腾AI服务器时需对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将其保存成.bin
,再通过AscendCL接口加载至NPU。
解决办法:
(1)在代码中找到执行模型前的输入赋值部分,在调用acl.mdl.execute()
之前将图片转换为二进制文件:
# 示例伪码片段用于预处理和保存成bin格式
preprocessed_data = preprocess(image)
write_to_bin(preprocessed_data, "input.bin")
(2)确保模型的输入数据与atc工具配置一致。例如,如果输入是[1024x768]
大小,则需将图片预处理为相同尺寸。
(3)参考文档:https://www.hiascend.com/forum/thread-0290166173168737115-1-1.html
FAQ(016):如何使用Python加载OM模型进行推理?
原因分析:
用户尝试通过昇腾AI的AscendCL接口在 Python中操作,但可能缺少正确的环境配置或代码结构。
解决办法:
(1)确认NPU可用性,并设置ACL_RESOURCE_MANAGER_INIT()
。
from acl import AclLiteResource, Acll
resource = AclLiteResource()
model_id = resource.load_model("actorom.om")
(2)加载模型后,执行推理前应检查返回值是否正常。例如:
ret = model.execute([input_data])
if ret != ACL_SUCCESS:
print(f"Execute failed with error code {ret}")
FAQ(017):如何提升昇腾Atlas 200 DK AI开发板的模型推理速度?
原因分析:
可能是由于模型未经过量化或剪枝优化,导致计算量过大。同时代码中可能没有采用批处理或多线程技术。
解决办法:
(1)对原始ONNX进行INT8量化和剪枝操作。
atc --input_format NHWC --output yolov5_quant.om ...
(2)在推理过程中启用异步执行:
aclrtMemcpy(aclmdlInput, inputSize, aclHostImage, ACL_HOST)
// 使用多线程并行处理输入和输出数据。
FAQ(018):如何使用昇腾AI服务器的NPU进行模型推理?
原因分析:
用户可能未正确转换模型或缺少AscendCL代码支持,导致无法调用NPU。
解决办法:
(1)将ONNX格式转为OM文件,并确认soc版本匹配。
atc --model yolov5.onnx --framework 3 --output yolov5.om
--soc_version Ascend310P
(2)使用AscendCL提供的接口进行推理,例如:
aclmdlLoadFromFile(model_id, "yolov5.om");
aclrtMemcpy(...); // 输入数据从主机复制到设备。
...
aclError ret = acl.mdl.execute(model_id, input_dataset, output_dataset);
...
(3)参考文档:https://gitee.com/huanProject/samples/tree/master/inference/modelInference/sampleResnetRtsp/python
FAQ(019):如何获取和验证CANN版本与昇腾硬件的兼容关系?
原因分析:
开发者在升级或重装系统时未确认当前NPU型号(如910proB)对应的官方推荐固件/驱动/CANN组合,导致推理训练出现异常。
解决办法:
- 登录华为昇腾社区版官网的产品信息页面或直接查看设备基本信息。
- 根据NPU型号(如910B)和系统架构(x86/aarch),在对应驱动下载页中查阅"适用CANN版本说明文档",例如:
- NPU:Ascend310P3
- 驱动版本:24.1.rc2.b070
- 推荐CANN版本:8.0.RC3
- 安装时严格按照昇腾社区提供的安装指南操作。
FAQ(020):如何解决atc模型转换后推理结果与ONNX不一致的问题?
原因分析:
ATC工具在将ONNX转OM过程中,存在FP32→FP16的自动精度调整逻辑。当原始网络计算路径敏感时(如Sigmoid函数),会导致输出差异。
解决办法:
-
使用
--precision_mode_v2=origin
参数保留原模型运算模式atc --model=test.onnx \ --framework=5 \ --output=result \ --soc_version=Ascend910B2 \ --input_format=NCHW \ --precision_mode_v2=origin
-
利用精度比对工具进行分析:
msit debug compare -gm test.onnx --om result.om -c /usr/local/Ascend/ascend-toolkit/latest -o output_dir
FAQ(021):如何在Atlas500设备上扩展根目录存储空间?
原因分析:
默认系统镜像分配的根目录容量不足(2GB),导致无法安装依赖包和配置文件。
解决办法:
- 使用
df -h
命令查看当前磁盘使用情况 - 参照官方文档《Atlas 500卡扩容方法》
- 执行恢复出厂设置操作(需谨慎)
- 使用M.2接口硬盘进行系统烧写
- 在烧写过程中分配更大存储空间给根目录分区
FAQ(022):如何解决atc转换模型时出现的警告信息?
原因分析:
ATC工具在编译ONNX为OM格式的过程中,可能因为算子优化策略与原网络设计存在差异而产生非致命性提示。
解决办法:
-
使用
--precision_mode_v2=origin
参数保留原始精度模式atc --model=cv_model_... \ --framework=5 \ --output=model_name \ --soc_version=Ascend310P3 \ --input_shape="..." \ --precision_mode_v2=origin
-
检查警告日志中涉及的算子类型(如Sigmoid、MatMul)是否与官方文档中的精度调整说明相符
-
使用AOE工具对模型进行性能分析和调优
FAQ(023):如何解决ONNX转OM后推理结果完全错误的情况?
原因分析:
- ONNX网络结构与昇腾NPU计算特性不匹配(如特殊算子组合)
- 模型量化参数设置不当
- 异构通信库版本过低
解决办法:
-
确认ONNX模型在CPU推理时结果正常
-
在ATC转换命令中添加以下调试信息:
export ASCEND_SLOG_PRINT_TO_STDOUT=1 export ASCEND_GLOBAL_LOG_LEVEL=0
-
使用精度比对工具上传原始和目标模型进行分析(参考文档《昇腾社区ONNX推理对比案例》)
FAQ(024):如何解决CANN安装过程中出现的权限错误?
原因分析:
在Linux系统中执行昇腾驱动包(如Ascend-cann-kernels-*_run
)时,未确认下载目录及其父级路径具有可写/可读权限。
解决办法:
-
确认安装脚本所在文件夹的访问控制
-
执行以下命令:
sudo chmod -R 755 /path/to/cann/installation/directory/
-
如仍报错,请查看日志路径
/var/log/ascend_seclog/ascend_kernels_910b_install.log
FAQ(025):如何提升特定算子(如Sigmoid)在昇腾平台上的计算精度?
原因分析:
开发者使用了不恰当的API实现,导致FP32→FP16转换时出现较大误差。
解决办法:
-
将
torch_npu.npu_reciprocal()
替换为更精确的Divs
# 错误用法示例(低精度) torch_npu.npu_reciprocal(input_tensor) # 推荐做法 torch.div(1.0, input_tensor) # 使用标准除法运算替代倒数API
-
在训练脚本中添加环境变量:
export ASCEND_SLOG_PRINT_TO_STDOUT=1
FAQ(026):如何获取适用于Atlas设备的CANN基础镜像?
原因分析:
开发者在构建AI推理应用时,需要预先配置好Python、PyTorch和昇腾驱动的基础环境。
解决办法:
-
访问华为官方Docker镜像仓库
https://www.hiascend.com/developer/ascendhub/detail/ a5ab5d4f420f4ad197fe97c9ae82867
-
镜像包含以下关键组件:
- CANN版本:8.0.RC3
- PyTorch版本: torch-npu >= v2.1
- Python环境建议使用Python 3.8.x
FAQ(027):如何解决AMCT量化工具缺少必要依赖包?
原因分析:
amct_onnx_op.tar.gz
等关键资源未被正确解压或安装。
解决办法:
-
确认该文件位于标准路径:
/usr/local/Ascend/toolkit/latest/amct/onnx
-
执行以下命令进行依赖检查和手动安装:
tar -zxvf amct_onnx_op.tar.gz cd amct_onnx && ./install.sh --force
-
如果仍然缺失,请联系华为技术支持获取最新版本
FAQ(028):如何在离线环境中安装CANN依赖?
原因分析:
部分开发者需要在无网络连接的服务器上部署昇腾AI开发环境。
解决办法:
-
在联网设备下载以下关键组件并上传至目标机器:
- CANN工具包(如
Ascend-cann-toolkit_8.0.RC3_linux-aarch64.run
) - 算子依赖包(如
bzip2-x.x.tar.gz
)
- CANN工具包(如
-
使用如下命令进行离线安装:
./Ascend-cann-kernels-910p_x.x_run --offline=true \ --install_path=/usr/local/Ascend/
FAQ(029):如何处理ATC模型转换后的精度差异?
原因分析:
不同框架对算子实现方式存在细微差别,导致在NPU上运行时出现结果偏差。
解决办法:
-
使用
--precision_mode_v2=origin
保留原始计算模式atc --model=model.onnx \ --framework=5 \ --output=output_dir/ \ ... \ --precision_mode_v2=origin
-
如果仍然存在精度偏差,建议:
- 检查NPU硬件版本与CANN是否匹配
- 使用AOE工具对模型进行优化分析
FAQ(030):如何解决ONNX转OM后检测结果完全错误的问题?
原因分析:
- ONNX导出过程中存在算子组合方式不兼容NPU计算单元
- 模型前处理/后处理逻辑在ATC转换时未被正确保留
解决办法:
-
使用官方提供的YOLOX OBB模型作为参考基准
-
确认以下关键参数:
atc --model=yolox_s_code128.onnx \ --framework=5 \ --output=result_dir/ \ ... \ --precision_mode_v2=origin
-
使用精度比对工具进行分析(参考文档《昇腾社区ONNX推理对比案例》)
FAQ(031):如何处理ATC工具提示"未找到对应版本的ONnx模型"?
原因分析:
使用atc --model=test.onnx
时,系统检测到当前环境缺少支持该格式所需的依赖组件。
解决办法:
-
检查安装目录下的onnx库文件是否存在
ls /usr/local/Ascend/toolkit/latest/onx/
-
如果缺失,请参考文档《昇腾社区ONNX推理对比案例》进行修复
FAQ(032):如何解决NPU算子包安装失败的问题?
原因分析:
- 昇腾社区版与商用版本存在兼容性差异
- 安装顺序错误:应先安装CANN再部署算子工具链
解决办法:
-
确��确认当前昇腾设备型号(如310P)和对应推荐的CANN版本
-
使用如下命令进行分步安装:
# 安装核心开发套件 ./Ascend-cann-toolkit_8.0.RC3_linux-aarch64.run # 接着部署算子依赖包 ./Ascend-cann-kernels-910b_8.0.RC3_run --install_path=/usr/local/Ascend/
-
查看日志文件
ascend_kernels_..._install.log
获取具体错误信息
FAQ(033):如何解决ATC工具提示"未找到对应版本的onnx模型"?
原因分析:
使用atc --model=test.onnx时,系统检测到当前环境缺少支持该格式所需的依赖组件。
解决办法:
-
检查安装目录下的的onnx库文件是否存在
ls /usr/local/Ascend/toolkit/latest/onx/
-
如果缺失,请参考文档《昇腾社区ONnx推理对比案例》进行修复
FAQ(034):如何获取和使用dequant_swiglu_quant算子?
原因分析:
该融合算子在当前版本中存在计算逻辑限制,无法正确输出预期结果。
解决办法:
- 请确认使用的场景是否满足以下条件:
- 输入gate_up_result为int32类型
- filter_local和activation_scale参数格式符合要求
- 如果网络能跑通但效果不理想,请参考文档《昇腾社区PyTorch算子开发指南》进行自定义修改
FAQ(035):在将PyTorch/YOLOv8模型转换为OM文件后进行推理时出现目标框不准确的问题。
原因分析
输入数据经过AIPP预处理(如色域矩阵配置错误)导致图像信息失真,影响检测算法准确性。
具体表现为matrix_r0c2=359
, var_reci_chn_x: 1/128
等参数设置可能不符合实际需求。
解决办法
(1) 核对AIPP预处理配置文件中的色域转换矩阵(如RGB-YUV)与真实场景是否匹配。
参考文档:
https://www.hiascend.com/forum/thread-0290166173168737115-1-1.html
(2) 使用msit debug compare -gm onnx_model.onnx -om om_model.om ... --advisor
命令进行精度比对。
参考文档:
https://www.hiascend.com/forum/thread-0246171191491141162-1-1.html
FAQ(036):在使用ATC工具将ONNX模型转换为OM文件时,输出结果与原始ONNX推理存在显著差异。
原因分析
输入数据未完全一致(如动态/静态维度混淆),或中间计算精度丢失。
例如atc --input_shape="image:1,640,640" ... --output_type=FP32
可能无法覆盖所有节点,导致部分算子仍以低精度运行。
解决办法
(1) 使用MSIT工具进行比对时指定真实输入数据(而非随机构造):
msit debug compare -gm onnx_model.onnx -om om_model.om ... --input <real_data.bin>
参考文档:https://www.hiascend.com/feedback/detail/202503138272
(2) 检查ATC转换参数是否完整,确保--insert_op_conf=aipp.cfg
中指定的预处理逻辑与推理代码完全一致。
FAQ(037):在Atlas 910芯片上部署模型时出现精度丢失或性能下降问题(如YOLOv5s转OM后耗时不降反升)。
原因分析
ATC工具默认对不支持的算子进行FP32到FP16量化,可能影响某些网络结构稳定性。
例如--precision_mode=allow_fp32_to_fp16
可能导致部分节点精度转换错误。
解决办法
(1) 通过指定参数禁用自动低精度计算:
atc --framework=5 \
--model=model.onnx \
--output=output.om \
--soc_version="Ascend910ProB" \
--precision_mode="keep_origin_dtype"
参考文档:https://www.hiascend.com/document/detail/zh/canncommercial/80RC3/developmentguide/appdevg/aclcppdevg/aclcppdevg_000029.html
(2) 对于性能下降问题,建议使用AOE工具对OM模型进行自动优化:
参考文档:https://www.hiascend.com/document/detail/zh/canncommercial/80RC3/developmentguide/appdevg/aclcppdevg/aclcppdevg_000156.html
FAQ(038):在使用ATC工具将ONNX模型转换为OM文件时,发现输出节点与预期不一致(如YOLOv8 pose推理出现上千个框)。
原因分析
输入数据未完全清理或后处理逻辑有误。
例如aclmdlExecute(...)
重复调用但未正确释放资源导致上下文混乱。
解决办法
(1) 在循环执行模型前,确保每次调用都完成以下操作:
// 每次推理完成后需手动清空输入/输出数据指针
aclError ret = aclmdlExecute(modelId_, inputDataset, outputDataset);
if (ret != ACL_ERROR_NONE) {
// 添加日志记录和上下文清理逻辑
}
(2) 使用msit debug compare -gm model.onnx -om model.om ... --advisor
进行精度验证
参考文档:https://www.hiascend.com/document/detail/zh/canncommercial/80RC3/apiref/ascendtbapi/ascendtb_01_0056.html
FAQ(039):在使用ATC工具转换模型时,如何正确配置--insert_op_conf=aipp.cfg
参数以保证预处理一致性?
原因分析
AIPP模块的色域矩阵(如YUV420SP_U8到RGB)与实际输入格式不匹配。
例如错误设置:
aipp_mode: static
input_format : YUV420SP_U8
解决办法
(1) 配置文件中需根据模型需求调整矩阵参数(如使用自定义CSC矩阵时,需要提供正确的matrix_rXcY
和偏移值)。
参考示例:
aipp_op {
aipp_mode: static
input_format : YUV420SP_U8
matrix_r0c0 : 1.164385
var_reci_chn_0 : 79/256^2=?
}
(2) 使用msit debug compare -gm model.onnx ... --advisor
验证转换后的预处理逻辑是否生效
参考文档:https://www.hiascend.com/forum/thread-0219168838054191038-1-1.html
FAQ(040):在使用ATC工具进行模型量化时,如何确认中间节点的计算精度是否符合预期?
原因分析
--input_shape
, --output_type=FP32/INT8
等参数仅控制输入输出类型,不影响内部算子自动融合规则。
例如执行命令:
atc --model=model.onnx \
--insert_op_conf=aipp.cfg \
--framework=5 \
--soc_version="Ascend910ProB" \
解决办法
(1) 使用AOE工具对模型进行自动优化,查看融合规则是否包含dequant+conv2d
等组合。
参考文档:https://www.hiascend.com/document/detail/zh/canncommercial/80RC3/apiref/ascendtbapi/ascendtb_01_0056.html
(2) 使用MSIT工具进行精度比对,分析每个算子的输出数据类型。
FAQ(041):在使用ATIPP预处理配置文件时遇到aclmdlGetIndexByName: cannot find tensor name[xxxx]
报错。
原因分析
模型为静态维度,但推理代码中错误地引用了动态输入相关的张量名(如ascend_mbatch_shape_data)。
例如执行命令:
atc --model=model.onnx \
--input_shape="image:1,640,640" \
解决办法
(1) 检查模型是否为动态/静态,若已转成静态维度,请使用以下代码逻辑进行推理:
// 静态输入时无需获取ascend_mbatch_shape_data索引
aclmdlExecute(modelId_, inputDataset, outputDataset);
参考文档:https://www.hiascend.com/document/detail/zh/canncommercial/80RC3/developmentguide/appdevg/aclcppdevg/aclcppdevg_000156.html
FAQ(042):在使用ATC工具进行模型转换时,如何确保输出OM文件与原ONNX模型计算结果误差较小?
原因分析
默认参数可能未完全保留原始精度(如某些算子被自动转为FP32)。
例如执行命令:
atc --model=model.on \
--output=output.om \
解决办法
(1) 使用完整ATC指令时指定以下关键参数:--insert_op_conf=aipp.cfg
参考示例:
atc --input_shape="image:4,3,640,640" \
--insert_op_conf=model_conver/config/aipp_yolo.cfg \
(2) 使用MSIT工具进行精度验证:
msit debug compare -gm model.onnx ... --advisor
FAQ(043):在使用ATC将ONNX模型转换为OM文件时,发现输出节点与输入形状不一致。
原因分析
未正确设置--input_shape
, --output_type=FP32/INT8
等参数。
例如执行命令:
atc --model=model.onnx \
--framework=5 \
解决办法
(1) 使用完整ATC指令时明确指定输入输出形状及类型:
参考示例:
atc --input_shape="images:4,3,640,640" \
--output_type="FP32"
(2) 检查AIPP预处理配置文件中的src_image_size_w/h
, crop_size
等参数是否与输入图像匹配。
参考文档:https://www.hiascend.com/document/detail/zh/canncommercial/80RC3/apiref/ascendtbapi/ascendtb_01_0056.html
FAQ(044):在Atlas 200I DK A2设备上部署的模型出现推理耗时异常(如B1芯片比普通310慢)。
原因分析
不同型号的昇腾NPU硬件对特定算子有性能差异。
例如aipp_op{...}
中指定较多const节点可能影响某些场景下计算效率。
解决办法
(1) 检查模型是否为动态/静态,使用对应的推理流程:
atc --input_shape="image:4,3,640,640" \
--insert_op_conf=aipp-bgr.cfg \ // 影响输入数据类型
(2) 使用msit debug compare -gm model.onnx ... --advisor
进行精度验证
参考文档:https://www.hiascend.com/document/detail/zh/canncommercial/80RC3/apiref/ascendtbapi/ascendtb_01_0056.html
FAQ(045):在使用ATC工具将ONNX模型转换为OM文件时,发现输出节点类型未按预期改变(如期望INT8但实际仍为FP32)。
原因分析
--output_type=FP32/INT8
仅控制输入和输出数据类型的,并不会影响内部中间计算精度。
例如执行命令:
at --input_shape="image:1,640,640" \
--insert_op_conf=aipp-bgr.cfg\ // 影响输入数据类型
解决办法
(1) 使用--output_type=FP32
指定网络输出数据类型的,使用AOE工具对模型进行自动优化以提升性能。
参考文档:https://www.hiascend.com/document/detail/zh/canncommercial/80RC3/apiref/ascendtbapi/ascendtb_01_0056.html
FAQ(046):在使用ATc命令进行模型转换时,出现以下警告信息:execute model failed, errorCode is 500002
原因分析
多次调用推理接口但未正确释放资源(如未执行aclmdlUnload)。
例如代码逻辑错误:
aclError ret = aclmdlExecute(modelId_, inputDataset_, outputDataset_);
重复调用但没有进行内存清理。
解决办法
(1) 在每次模型执行完成后添加以下接口以确保上下文正确释放:
参考示例:
// 每次推理后需手动清空输入/输出数据指针
aclError ret = aclmdlExecute(modelId_, inputDataset, outputDataset);
if (ret != ACL_ERROR_NONE) {
// 添加日志记录和上下文清理逻辑
}
(2) 使用msit debug compare -gm model.onnx ... --advisor
进行精度验证
参考文档:https://www.hiascend.com/document/detail/zh/canncommercial/80RC3/apiref/ascendtbapi/ascendtb_01_0056.html
FAQ(047):使用ModelArts的Notebook进行Ascend C算子开发时报权限拒绝
原因分析:
未使用文档中指定用户(如HwHiAiUser)执行bash init_env.sh
命令,导致对Ascend Toolkit目录访问失败。
解决办法:
- 确保运行环境与CANN安装时使用的账户一致。若需切换用户,请创建新用户的属组并加入对应权限
- 参考文档《华为云Ascend C算子开发环境搭建手册》中"ascendc_kernel_cmake does not exist…"的排查流程,确认当前登录用户名和组是否与
/etc/ascend_install.info
文件中的安装用户匹配
FAQ(048):在Atlas 500/A200设备上运行推理程序报错"logDevId x create HDC failed, error: y"
原因分析:
未正确挂载NPU驱动相关路径(如hdc_ppc),导致容器内无法访问昇腾硬件接口。
解决办法:
-
检查Dockerfile中
docker run
命令是否包含以下必要参数:--device /dev/davinci0:/dev/davinci0 \ -v /usr/local/Ascend/hdc_ppc:/usr/local/Ascend/hdc_ppc
-
确保容器内使用的NPU BlockNum与设备实际硬件配置匹配
FAQ(049):使用PyInstaller打包后的OM模型加载返回值异常(非root用户)
原因分析:
打包过程未正确处理环境依赖,导致ACL库无法在非特权环境中访问昇腾运行时组件。
解决办法:
-
增加以下参数执行pyinstaller命令:
pyinstaller -y --paths /usr/local/Ascend/ascend-toolkit/latest/python/site-packages \ test5.py
-
确保最终生成的可执行文件在运行时包含完整依赖链,可通过
ldd <exe>
验证关键so库(如libc_sec.so)是否可达
FAQ(050):Atlas 200DK镜像打包后无法在Atlas500设备上正常识别NPU
原因分析:
不同硬件版本的固件兼容性问题,A200 DK A2与旧版310芯片存在驱动不匹配。
解决办法:
- 确保开发环境使用
/usr/local/Ascend/driver/lib64
目录下的最新NPU BlockNum适配包 - 检查目标设备的硬件型号,参考官方文档《Atlas 500小站Docker镜像制作》确认:
- A500与A200DK应使用不同版本(如Ascend910B4 vs Ascend310)
- 推荐在目的设备上执行
cat /etc/ascend_install.info | grep npuBlockNum
FAQ(051):Ubuntu 22.04系统安装CANN时出现"create HDC failed, error: 31"
原因分析:
未正确配置AscendCL运行环境变量或驱动初始化失败。
解决办法:
-
在程序入口处显式调用
acl.init()
后立即执行:import acl.rt as rt ret = rt.set_device(0) if ret != 0: print("set device failed, error code:", ret)
-
确保Python虚拟环境包含完整的ACL库路径(如
/usr/local/Ascend/driver/lib64
)
FAQ(052):昇腾设备安装CANN后无法通过yum升级系统
原因分析:
NPU驱动与部分基础软件包存在依赖冲突,导致标准工具链失效。
解决办法:
-
使用rpm命令覆盖原有Python组件(需保证版本兼容):
rpm -Uvh python*.rpm --force
-
若仍存在问题,请检查
/etc/yum.repos.d/huawei.repo
文件中是否包含昇腾专用软件源
FAQ(053):Atlas 500设备上使用FFmpeg推流时出现connection refused错误
原因分析:
未正确配置live555与NPU的协同工作环境,导致视频采集和推理输出通道中断。
解决办法:
-
在Docker容器启动命令中添加以下挂载:
-v /usr/local/Ascend/fusion:/usr/local/Ascend/fusion \ --device /dev/video0
-
参考官方样例代码(需登录账户查看):
https://www.hiascend.com/document/detail/zh/CANNCommunityEdition/80RC3alpha001/apiref/opdevgapi/atlasascendc_api_07_0523.html
FAQ(054):使用su命令切换用户后无法调用AscendCL API
原因分析:
可视化界面"开始"选项卡的环境变量未同步root账户下的CANN配置。
解决办法:
-
手动将以下内容添加到新用户的
~/.bashrc
文件中:source /usr/local/Ascend/setenv.sh
-
验证环境加载情况,执行命令应显示完整NPU信息:
aclrtGetDeviceInfo(0, ACL_DEVICE_INFO_NPUBLOCKNUM)
FAQ(055):在AscendCL推理时调用acl_rt_set_device失败导致错误50703
原因分析
ACL初始化过程中,acl_init()
成功但后续的设备设置接口如 acl.rt.set_device(self.device_id)
失败。日志显示 [ERROR] [event_sched][sched_fop_open 847] Invalid device. (devid=0)
, 表明在运行时尝试绑定到NPU设备失败。
解决办法
-
检查当前使用的CANN版本是否与昇腾硬件兼容,确保安装的驱动和推理引擎对应;
-
在Linux控制台中执行以下命令设置日志debug级别:
export ASCEND_GLOBAL_LOG_LEVEL=0 export ASCEND_SLOG_PRINT_TO_STDOUT=1
-
重新运行程序并检查dmesg输出是否包含更详细的错误信息,以进一步定位问题;
-
确保设备ID正确且未被其他进程占用。
FAQ(056):AOE进行模型优化提示内存不足且性能无明显提升
原因分析
在ResNet50等模型上运行Ascend CANN中的自动算子生成工具(如AOE)时遇到了系统资源限制,具体表现为执行时间过长、报错信息显示“memory not enough”。
解决办法
- 确保使用的32GB以上内存的设备;
- 优化模型结构或减少输入数据规模以降低运行需求;
- 查阅CANN文档中关于AOE工具的具体硬件要求的部分,确保软硬件配置符合建议。
FAQ(057):在单进程多卡部署时Hccl通信库提示资源申请失败
原因分析
当程序尝试使用HCCL接口进行跨NPU设备的并行计算时遇到 [ERROR][AllocSlaves] request number exceed max substream num, alloc failed
,表明请求使用的子流数量超过限制。
解决办法
-
确保调用
HcclInitialize()
之前正确设置环境变量:export HCCL_NUM_devices=4
-
检查代码中是否多次重复申请同一流资源;
-
如果使用Python训练服务器,确保已启用HCCL的多设备支持功能。
FAQ(058):aclrt_malloc接口在NPU上分配内存失败
原因分析
当尝试通过ACL_MALLOC_HUGE_FIRST
策略为910B4卡申请大块连续空间时遇到错误码207001,表明尽管总内存充足但无法成功完成请求。
解决办法
- 检查当前-smi命令输出的NPU资源占用情况;
- 确保没有其他进程正在运行并消耗了大量HBM(High Bandwidthith Memory);
- 优化代码逻辑,减少每次申请内存大小或增加碎片化管理策略。
FAQ(059):调用aclmdlLoadFromFile接口时提示模型加载失败
原因分析
尝试使用Model Load From File With Mem: [LOAD][DEFAULT][Init][Davinci Model] failed, ret:1343225857.
错误码表明生成的模型与运行环境之间存在不兼容性。
解决办法
确认确保所使用的CANN版本一致;
检查模型文件是否完整且格式正确,避免损坏或不匹配当前平台特性。
FAQ(060):如何测试视频编码和解码性能
原因分析
用户希望评估昇腾NPU在不同分辨率(1080p, 2k, 4k)下进行视频处理的延迟及帧率表现。
解决办法
-
使用Ascend CANN提供的Sample代码作为基础;
-
修改相关位置以添加时间戳记录,例如:
auto start = std::chrono::high_resolution_clock::now(); // 执行编码/解码操作... auto end=std::chrono::high_resolution_clock::now(); double duration = std::chrono::duration_cast<std::chrono::microseconds>(end -start).count()/1e6;
-
-
参考性能标准文档(链接);
- 配置多路视频输入,记录每帧处理时间。
FAQ(061):如何正确设置L2 Cache策略
原因分析
当时文档中提到SetL2CacheHint()
接口仅支持写操作场景下的禁用缓存以提高性能,建议也支持读取场景。某些场景仅需要从HBM读取内存使用一次,没必要经过L2 Cache,而且经过之后可能影响其他数据的L2 Cache命中率。
解决办法
-
在代码中加入以下逻辑控制读取路径上的缓存行为:
SetL2CacheHint(tensor, CacheMode::CACHE_mode_disable);
-
刷新文档描述,明确
SetL2CacheHint()
在读写两种情况下均可使用;
FAQ(062):使用MindIE Benchmark或脚本对Server发送请求时出现超时无返回的情况
原因分析:
请求速率超过服务化所能处理的能力,导致积压和超时。
解决办法:
(1)降低并发数:使用--Concurrency
参数调整至理论值(npuBlockNum*cacheBlockSize/(平均输入长度+平均输出长度))。
(2)提升脚本中设置的超时时间限制。
FAQ(063):maskrcnn模型导出为onnx格式失败
原因分析:
需要使用非ONNX权重文件进行转换,且环境配置可能不满足要求。
解决办法:
(1)根据指定视频搭建开发环境(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oz4y1m7Vh)。(2)导出模型为.pb格式后通过ATC工具转OM:使用代码示例中提供的路径和依赖库。
FAQ(064):推理执行aclmdlExecute()
返回错误码507011
原因分析:
模型转换未在新机器上重新进行,或版本不匹配。
解决办法: (1)确保ATC模型转OM时使用与推理环境一致的CANN版本。(2)通过npu-smi info
获取soc_version参数并填入ATC命令。
FAQ(065):商业版CANN是否需要付费?
原因分析:
用户对商业用途许可和费用存在疑问。
解决办法: (1)商用版本需按华为企业业务最终用户许可协议(EULA)申请。(2)具体流程可参考昇腾社区的商用版下载页面。
FAQ(066):如何在Altas DK 200I开发板部署多个模型任务
原因分析:
用户误以为需要特殊配置才能实现多模型推理。
解决办法: (1)直接导入两个OM模型,分别调用AscendCL接口进行独立推理。(2)参考文档《模型推理的各种情景》(CANN商用版8.0.0开发指南-昇腾社区提供链接)。
FAQ(067):如何查询当前环境安装的CANN版本号
原因分析:
用户未掌握标准命令行检查方式。
解决办法: (1)普通用户执行cd $HOME/Ascend/ascend-toolkit/latest && cat version.cfg
。(2)Root用户进入目录:cd /usr/local/Ascend/ascend-toolkit/latest && cat version.cfg
。
FAQ(068):动态batch的ONNX模型量化失败
原因分析:
用户使用了错误版本(固定batch而非动态)。
解决办法: (1)确保原始模型支持动态输入,避免在转换时强制指定具体数值。(2)检查AMCT工具中对dynamic shape的支持配置。
FAQ(069):BGR图像经DVPP处理后编成H.264颜色异常(黑白化)
原因分析:
输入格式未正确转为YUV420P。
解决办法: (1)优先使用VPC接口进行BGR→YUV转换,再通过DVPP编码。(2)参考文档《VPC图像处理典型功能》调整参数逻辑。
FAQ(070):使用Atlas 200I DK A2进行编译时报错SOC_VERSION??支持
原因分析:
未安装与设备型号匹配的CANN Toolkit和Kernels包,导致编译时无法识别Ascend310B4芯片版本。
解决办法:
(1)前往昇腾社区官网下载并安装适配Atlas 200I DK A2的最新版CANN Toolkit:
- 下载链接示例:
https://www.hiascend.com/developer/download/community/result?module=cann
(2)同时确保已正确安装与设备型号对应的Kernels包,例如:Ascend-cann-kernels-xxx_x.xx_linux-x86_64.run
FAQ(071):调用aclrtSetDevice时报错errorcode=507033
原因分析:
驱动或固件版本不兼容当前系统内核,导致内存映射失败。错误日志显示Map memory error. (mapped=...; start=...)
表明底层资源分配异常。
解决办法:
(1)卸载旧版驱动和CANN包后,重新安装适配的Atlas 200固件及NPU Driver:
- 驱动下载链接示例:
https://www.hiascend.com/hardware/firmware-drivers/community?product=...
(2)检查系统内核版本是否符合官方支持要求。若不兼容,需升级或降级操作系统。
FAQ(072): 调用HcclCommDestroy接口返回错误码15
原因分析:
HCCL集合通信库未正确配置日志输出级别及路径,导致无法定位实际失败根源;也可能存在多进程/线程竞争或资源释放逻辑缺失。
解决办法:
(1)在程序运行前设置环境变量以启用详细日志:
export ASCEND_SLOG_PRINT_TO_STDOUT=1
export ASCEND_GLOBAL_LOG_LEVEL=0
(2)检查代码中是否遗漏了HcclCommDestroy
的调用,确保每个通信上下文使用后均被释放。
FAQ(073): venc硬编码时报错ret_int=207008或507018
原因分析:
207008
: Stream资源未正确回收,导致NPU队列阻塞。507018
: 输入参数格式错误(如分辨率、帧率等),硬编码API调用不规范。
解决办法:
(1)排查代码逻辑中是否在每次venc_create_channel
后执行了对应的销毁操作:
acl.media.venc_destroy_channel(channelId);
(2)检查RTSP流地址有效性及网络稳定性,使用VLC验证可播放后再用于pyav解码。
FAQ(074): 910PremiumA芯片模型转换时报错Soc version [xxx] is invalid
原因分析:
ATC工具未正确识别设备型号名称(如Ascend310B4
需与实际硬件版本严格匹配),导致编译失败。
解决办法:
在执行ATC命令时,明确指定正确的SoC版本:
atc --soc_version=Ascend910PremiumA ...
FAQ(075): 加载模型时报错ret = 507018(与复数运算、矩阵分解相关)
原因分析:
Ascend310板卡未适配特定算子,如不支持svd
等复杂数学操作。错误码表明输入参数或API调用方式不符合当前硬件能力限制。
解决办法:
- 避免在模型中使用非昇腾兼容的复数运算、矩阵分解(SVD)和求逆。
- 通过官方文档确认算子支持列表,参考链接:
https://www.hiascend.com/document/detail/zh/canncommercial/...
FAQ(076): 使用ATC工具转换ONNX模型时提示Op Cast does not has any binary.
原因分析:
未安装二进制算子包,导致TBE(Tensor Boost Engine)无法找到对应硬件优化的实现。错误日志包含InitializeAdapter adapter [tbe_op_adapter] failed! Ret ...
等信息。
解决办法:
- 从昇腾社区下载并部署与设备型号匹配的二进制算子包,例如:
Ascend-cann-kernels-xxx_x.xx_linux-aarch64.run
- 确保安装后环境变量已生效(通过
source /usr/local/Ascend/set_env.sh
)
FAQ(077): AOE模型调优时报错,但ATC转换正常
原因分析:
可能存在旧版镜像残留或依赖库冲突。开发者尝试重新烧录系统后仍报错,表明环境配置不完整导致某些工具链组件失效。
解决办法:
(1)清理环境中所有非驱动相关的Ascend目录:
- root用户执行:
rm -rf /usr/local/Ascend/*
(保留驱动) - 普通用户删除:
/home/{user}/Ascend
(2)重新下载并安装CANN Toolkit及Kernels包,使用命令行直接运行工具链组件,避免通过图形化界面操作。
FAQ(078):在Atlas 300I Pro上运行模型时出现error code is 107002
的报错
原因分析
- 当前进程可能已存在AscendCL初始化状态,重复调用
aclInit
或未正确设置设备上下文。 - 可能涉及多线程中context隔离配置错误。
解决办法:
-
确保每个进程中仅通过一次完整的
acl.rt.set_device()
和acl.mdl.load_from_file()
流程加载模型 -
如需在服务启动时预载单个模型,可将以下逻辑封装到初始化函数中:
def load_model_once(): ret = acl.rt.set_device(device_id) if ret == 0: model_id, _ret = acl.mdl.load_from_file(model_path) # device绑定后仅加载一次即可 return model_id else: raise RuntimeError("Device context setup failed")
-
若需在容器中运行,检查
torch_npu._C._npu_setDevice()
调用前是否已正确释放占用的NPU端口(通过清理残留进程)
FAQ(079):不同版本CANN转出的.om模型导致推理结果异常
原因分析
-
.om
文件是特定硬件平台和软件栈编译产物,其兼容性依赖于以下两个维度匹配度:- CANN版本与当前NPU驱动固件版本必须一致(如6.3.RC2 alpha001)
- ATC转换时指定的
soc_version
字段需完全对应实际硬件型号
解决办法:
-
使用ATC命令反向获取原始转模环境:
atc --mode=6 --om=[模型路径].om
-
根据输出结果匹配下载相同版本的昇腾社区版安装包
FAQ(080):使用npu-smi info -t usages
无法查看DVPP解码资源消耗情况
原因分析
- 工具未正确识别到视频处理单元(VDEC)的占用状态
解决办法:
-
确保已通过以下命令启动profiling:
npu-smi info -t usages --profiler_start
-
检查
/var/log/npu/conf/slog/slog.conf
配置文件中是否包含DVPP模块的采集开关:DVPP_VDEC=1 # 0表示关闭,1表示启用视频解码占用统计
FAQ(081):ATC工具报错Soc version [TsnsC] is invalid
原因分析
- 使用了错误商发分支的soc_version参数(如将小海思版本用于非对应硬件)
解决办法:
-
通过
npu-smi info -t soc_version
获取当前NPU芯片型号字段 -
在ATC命令中指定该soc_version:
atc --model=[模型路径] --framework=5 --soc_version=$(npu-smi info | grep "Soc Version" | awk '{print $NF}') # 动态获取真实芯片版本号
-
确保使用与该商发分支配套的CANN软件包
FAQ(082):如何在Flask服务中实现模型预加载(避免每次请求重复加载)
原因分析
-
模型卸载后未正确释放资源导致下一次
set_device()
失败- 错误代码107002表示当前上下文丢失
解决办法:
class ModelService: def __init__(self): self.model_id = None @staticmethod def _check_env(): device_id, ret_code = acl.rt.get_device() if ret_code != 0 or not os.path.exists("/usr/local/Ascend/latest"): raise RuntimeError("NPU环境初始化失败") def load_model(self): self._check_env() # 预检 if self.model_id is None: ret = acl.rt.set_device(3) assert ret == 0, "Device context setup failed" model_path = "/path/to/model.om" self.model_id, _ret = acl.mdl.load_from_file(model_path) # 加载一次即可
FAQ(083):使用ATC工具时无法获取到动态分辨率配置信息
原因分析
- 310P系列NPU硬件支持该特性但需通过特定参数激活
解决办法:
在ATC命令中添加以下三个关键参数组合实现输入输出形状范围自适应(以Atlas 5.2版本为例):
atc --input_shape=[动态维度]
--dynamic_dims="[[1,3],[480,640]]" # 输入分辨率范围配置示例
FAQ(084):在Python中无法通过time.time()
准确测量NPU计算耗时
原因分析
-
使用CANN提供的性能分析工具:
npu-smi info --start_profiler [运行推理代码] npu-smi info --stop_profiler && atlas-profiling analyze /var/log/npu/profdata/last.prof # 获取详细耗时报告
-
对比
time.time()
与profiling工具的测量结果差异
FAQ(085):如何在多模型推理场景中正确管理AscendCL context
原因分析
-
每个线程使用独立的context并绑定到特定设备ID
def inference_thread(model_id): stream = acl.rt.create_stream() input_data = prepare_input(...) # 准备输入数据 ret, output_tensor = acl.mdl.execute_with_stream( model_id=model_id, inputs=[input_data], streams=stream ) if ret != 0: raise RuntimeError("Model execute failed")
-
不同模型通过其独立的model_id调用
acl.mdl.execute()
,无需切换context
FAQ(086):在Flask服务中使用多线程推理时出现重复初始化错误
原因分析
-
未正确释放或复用AscendCL context资源
- 错误代码107002表示上下文丢失
解决办法:
class ThreadSafeModel: def __init__(self): self.lock = threading.Lock() def run_inference(self, model_id: int): with self.lock: device_id, _ret_code = acl.rt.get_device() # 获取当前绑定的设备ID if not os.path.exists(f"/usr/local/Ascend/{device_id}"): raise RuntimeError("NPU context is invalid") stream = acl.rt.create_stream() ret_val = acl.mdl.execute(model_id=model_id, inputs=prepared_data) return process_result(ret_val) # 不在锁内处理非关键路径
FAQ(087):如何关闭CCE模块的日志输出
原因分析
- 未正确修改日志配置文件或重启相关服务导致设置无效
解决办法:
echo "DLOG_LEVEL=4" > /var/log/npu/conf/slog.conf # 设置为ERROR级别(0:DEBUG,1:INFO,2:WARNING,3:ERROR)
systemctl restart slogd.service
FAQ(088): ATC转换的模型无法解析profiling数据
原因分析
- 未在代码中显式调用
npu.close()
关闭设备上下文
解决办法:
def profiling():
[执行推理逻辑]
try:
import torch_npu # 确保已正确安装PyTorch NPU插件包
npu.close()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f"Profiling data collection failed with {e}")
FAQ(089):310P开发环境加载模型时出现The context is empty
错误
原因分析
- 上次运行残留的进程占用NPU端口未释放
解决办法:
ps -ef | grep torch_npu # 查找相关进程ID
kill [PID] # 终止异常占用进程后重试加载模型
FAQ(090): 如何判断当前环境是否已初始化AscendCL
原因分析:
- 多模块调用时容易出现重复
aclInit()
导致错误
解决办法:
def is_ascend_initialized():
try:
acl.rt.get_device() # 尝试获取设备信息作为隐式判断依据
return True
except RuntimeError as e:
if "context empty" in str(e): # 根据错误类型识别未初始化状态
return False
FAQ(091):310P系列NPU是否支持动态分辨率设置
原因分析:
- 部分型号硬件对不同输入尺寸有特定限制
解决办法:
在ATC命令中添加以下参数组合(以最新8.2版本为例):
atc --input_shape=[图像宽, 图像高] \
--dynamic_input="[[1080,640],[752, 938]]" # 支持的分辨率范围配置示例
FAQ(092):Flask服务中重复调用acl.rt.set_device()
导致性能下降
原因分析:
-
模型卸载后未正确释放上下文资源
- 导致每次请求都需重新初始化设备
解决办法:
def load_model_once(): if not hasattr(load_model_once, 'model_id'): # 使用函数属性实现单例模式 ret = acl.rt.set_device(3) assert ret(ret,"Failed to set device") model_path="/path/to/model.om" load_result,err_code=acl.mdl.load_from_file(model_path)
FAQ(093): CANN版本与驱动固件不匹配导致推理异常
原因分析:
- 驱动和软件栈存在重大接口变更(如从5.0升级到8.x)
解决办法:
npu-smi info | grep "Driver Version" # 获取当前NPU驱动版本号
# 下载匹配的CANN安装包:https://www.hiascend.com/zh/developer/download/community/result?module=cann&version=[获取到的驱动版本]
FAQ(094):调用hi_mpi_sys_init接口失败并返回错误码-1610448875。
原因分析:
不同型号的Atlas产品不支持该接口。例如,Atlas 200/300/500推理系列产品和训练系列产品均无法使用此功能;310P系列可能需要检查设备索引号是否正确设置(如SetDevice(2))。
解决办法:
-
确认您的产品型号:
- 推理类产品为Atlas 200/300/500,训练类产品为910/910B。
-
检查设备索引号是否正确(通过
npu-smi info
获取)并添加代码设置:SetDevice(2); // 示例中使用的NPU卡索引值为2
-
参考官方文档确认接口支持情况。
FAQ(095):缺少CA证书导致在openEuler等系统上安装CANN时出现“Uncompressing ASCEND DRIVER RUN PACKAGE … Extraction failed”错误。
原因分析:
网络访问受限或依赖的压缩包损坏,无法正常解压驱动文件。
解决办法:
-
通过以下方式配置DNS加速外网访问:
export ASCEND_SLOG_PRINT_TO_STDOUT=1 export ASCEND_GLOBAL_LOG_LEVEL=0
(根据官方指南进行操作)。
-
确保安装包完整无损,重新下载并上传。
FAQ(096):Ascend 310B4等设备不支持PyTorch框架的NPU适配。
原因分析:
部分昇腾硬件仅适用于特定AI框架(如MindSpore),而PyTorch-NPU需要在兼容的芯片上才能运行。
解决办法:
- 更换为支持该功能的设备型号。
- 参考官方文档选择合适版本进行安装与开发。
FAQ(097):atc工具是否依赖昇腾卡及其输出模型格式限制.
原因分析:
atc是用于CANN平台下的开发态转换工具,在执行时不需硬件存在; 但生成的OM文件必须在相应的SOC版本上使用.
解决办法:
-
atc可在无NPU服务器上安装,只需设置好环境变量。
-
转换模型时指定正确的soc_version参数:
--model-format=ONNX --output-type=om --input-model=model.onnx --target-soc-version=ascend310b4 # 示例中使用的SOC版本需与目标硬件一致.
FAQ(098):如何区分Host端和Device侧的开发环境。
原因分析:
对于集成CPU+NPU的产品(如Ascend310B4),需要明确代码执行位置以正确配置接口。
解决办法:
- Host侧指X86/ARM服务器或Windows PC,通过PCIe连接昇腾AI处理器。
- Device侧是指安装了昇腾AI芯片的硬件设备。
使用aclrtGetRunMode()
可查询当前运行模式,若返回值为1表示处于Device端。
FAQ(099):没有实物NPU卡能否测试推理代码?
原因分析:
部分用户缺乏实际昇腾硬件资源。
解决办法:
- 使用华为云提供的ECS弹性云服务器进行功能验证。
参考链接:
https://www.huaweicloud.com/product/ecs.html
FAQ(100):Atlas3010推理卡不支持PyTorch-NPU框架的使用。
原因分析:
某些型号NPU仅适用于特定AI框架(如MindSpore),而对其他平台适配有限。
解决办法:
- 将.pth模型转换为onnx格式后,再利用atc工具生成OM文件。
参考文档:
https://www.hiascend.com/document/detail/zh/canncommercial/700/modeldevpt/ptonlineinfer/PyTorch_Infer_000001.html
FAQ(101):安装CANN时无法确定应下载哪个版本。
原因分析:
不同设备对应不同的固件和驱动组合,需精准匹配。
解决办法:
- 根据您的具体硬件型号(如Ascend310P、910B4)访问官网选择合适的包。
示例推荐:
https://www.hiascend.com/developer/download/community/result?module=cann
FAQ(102):使用MindIE Benchmark或者脚本对MindIE Server发送请求时,部分请求出现超时且无返回的情况。
原因分析:
发送请求速率超过服务化所能处理请求的能力, 请求积压导致返回超时.
解决办法:
(1) 使用MindIE Benchmark 对 MindIE Server 发送请求时, 降低并发数。即降低 MindIE Benchmark 输入参数–Concurrency 的值,其理论值为: npuBlockNum*cacheBlockSize/(平均输入长度+平均输出长度).
(2) 使用脚本对 MindIE Server发送请求时, 可提升脚本中设置超时的时间限制.
FAQ(103):安装CANN Toolkit失败提示缺少指定Python版本。
原因分析:
当前环境中存在多个Python3 版本,实际使用的 Python 未达到 CANN 要求的特定 Python 版本.
解决办法:
(1) 执行命令 python3 --version, ldd $(which python3), pip3 --version 查询 Python 实际版本及依赖路径。
(2) 若查询结果非目标Python版本,请配置环境变量:
export LD_LIBRARY_PATH=/usr/local/python3.7.5/lib:$LD_LIBRARY_PATH
export PATH=/usr/local/python3.9.10/bin:$PATH
并重新执行安装命令。
FAQ(104):在Atlas 800 (Model 3000) Atlas 300V服务器上,使用Ascend HDK驱动包时提示找不到libatb.so库。
原因分析:
当前版本中缺少 libatb.so 库文件, 需要单独安装 NNAL 神经网络加速套件.
解决办法:
(1) 获取并安装NNAL神经网络加速软件包
export LD_LIBRARY_PATH=/usr/local/Ascend/toolkit/latest/acllib/lib64:$LD_LIBRARY_PATH
(2) 参考官方文档选择合适的 NNAL 版本进行安装。
FAQ(105):在Ubuntu 18.04系统上执行CANN Toolkit卸载操作时提示缺少uninstall.sh脚本导致失败。
原因分析:
首次安装中断后未正确清理残留文件,再次卸载时报错.
解决办法:
(1) 手动删除Ascend目录:
sudo rm -rf /usr/local/Ascend
或非root用户路径 ${HOME}/Ascend
。
(2) 重新执行安装命令。
FAQ(106):在Atlas设备上运行程序时报错 “stub library cannot be used for execution”。
原因分析:
编译时使用了 stub 目录下的 libascendcl.so,而非实际运行所需的完整版本.
解决办法:
(1) 检查环境变量NPU_HOST_LIB的值是否指向正确路径:
export NPU_HOST_LIB=/usr/local/Ascend/ascend-toolkit/latest/runtime/lib64
(2) 修改 CMakeLists.txt 中 RPATH 路径设置,确保不包含 stub 目录。
FAQ(107):安装CANN Toolkit时提示找不到 aclnn_foreach_add_scalar_v2.h 等头文件。
原因分析:
可能未正确配置环境变量或依赖关系导致无法识别所需头文件.
解决办法:
(1) 重新执行 CANN 安装包并 source set_env.sh 脚本。
source /usr/local/Ascend/setenv.sh
(2) 检查 /usr/local/Ascend
目录下是否有缺失的头文件,若没有则需联系技术支持确认版本兼容性。
FAQ(108):在安装CANN Toolkit时提示路径权限不足导致失败。
原因分析:
当前用户对目标安装目录缺乏可读写权限.
解决办法:
(1) 修改 /usr/local/Ascend
目录的权限为755
sudo chmod 755 /usr/local/Ascend
或手动删除该目录后重新执行安装命令。
(2) 确认当前用户是否root,若非则切换至对应路径 ${HOME}/Ascend 安装。
FAQ(109):HCCL的单机通信和跨机通信带宽分别是多大?
原因分析:
HCCL在不同昇腾硬件组合下支持不同的通信方式。392GB/s为Ascend 910系列芯片提供的最大双向通信速率,而NCCL(NVIDIA Collective Communication Library)仅适用于NVIDIA GPU架构。
解决办法:
- 单机8张910卡时:使用HCCL实现单向/双向带宽可达392GB/s
- 跨机器两台设备间:不支持NCCL通信,需通过HCCS协议进行跨机通信(具体性能指标未提及)
- 一张Ascend 310与一张910混合部署时:两者无法使用HCCL直接通信
FAQ(110):如何确认Atlas 200I DK A2是否支持Ascend C?
原因分析:
不同昇腾硬件对软件组件的兼容性存在差异,早期CANN版本可能存在部分接口未适配的情况。
解决办法:
- 版本8.1.RC1及以上开始逐步适配Atlas 200I DK A2
- 需具体查阅对应章节文档确认功能支持情况(如截图中显示设备约束)
- 当前310B处理器可使用Ascend C
FAQ(111):安装kernels包时遇到路径问题该如何解决?
原因分析:
昇腾组件的依赖关系需要严格匹配,且部分软件包存在层级关联。
解决办法:
- 三选一原则:训练+推理场景选择Toolkit+NNAE/NNRT
- 确认安装顺序和文档版本一致性(如8.0.RC1与910B4芯片组合)
- 若使用300IDou卡,则需确认kernels包为Ascend-cann-kernels-310p 8.1.RC1 linux-aarch64.run
FAQ(112):编译算子时出现无法创建目录错误。
原因分析:
环境变量配置不完整导致的权限问题。
解决办法:
升级至8.0.0.beta版本以解决该类路径/权限限制
检查用户是否使用root身份执行了npu-smi info -t board -i device_id | awk 'NR==7 {print $4}'
FAQ(113):Python运行onnx模型时报aclrt模块导入错误。
原因分析:
缺少环境变量配置或版本不兼容。
解决办法:
执行source /usr/local/Ascend/ascend-toolkit/set_env.sh
参考sample仓样例进行测试(如level2_simple_inference目录)
FAQ(114):ATC模型转换时提示np.float_被移除。
原因分析:
NumPy版本升级后引入的API变更。
解决办法:
降级numpy至1.24以下
执行pip install numpy==1.24.0
FAQ(115):安装HDF5时提示libhdf5.so缺失。
原因分析:
环境变量配置错误或依赖库未正确编译。
解决办法:
验证是否已设置CPATH和LD_LIBRARY_PATH
检查/usr/local/hdf5/lib目录是否存在libhdf5.so文件
FAQ(116):使用WSL安装CANN时提示cython找不到。
原因分析:
Python环境版本与依赖项不兼容。
解决办法:
确认使用的Python为3.7/3.9等主流支持版本
Cyton作为部分业务运行时依赖,不影响整体包安装
FAQ(117):未开源代码仓导致ATC编译失败。
原因分析:
某些关键组件仅在商用版中提供。
解决办法:
配置最新商发nnal环境变量(如8.1.RC1.alpha003)
参考文档完成相关依赖安装
使用社区/商业版本时需注意ascend-op-common-lib和secodefuzz的特殊处理
FAQ(118):找不到/usr/local/Ascend/toolbox/latest目录。
原因分析:
软件包未正确解压或路径配置错误。
解决办法:
确认安装命令是否包含--install-path=/usr/local/Ascend
如遇权限问题尝试使用root用户执行
FAQ(119):ATC模型转换失败提示缺少libhdf5。
原因分析:
HDF5依赖未正确配置。
解决办法:
安装HDF5 1.10版本
设置环境变量CPATH和LD_LIBRARY_PATH指向/usr/local/hdf5路径
FAQ(120):MindIE服务启动时报task_distribute错误。
原因分析:
TransData算子缺失导致模型加载失败。
解决办法:
检查镜像与固件版本是否匹配
尝试使用纯模型运行验证问题(排除其他依赖)
FAQ(121):咨询CANN社区版与商用版的区别
定位差异:
- CANN社区版 :月度迭代,提供新特性体验功能。
- CANN商用版 :季度发布(如8.0.RC2),满足商业环境的稳定性需求。
FAQ(122):安装CANN Toolkit时出现驱动兼容性报错
原因分析
当前环境中昇腾AI处理器驱动版本与即将安装的CANN Toolkit不匹配。
解决办法
(1)升级昇腾AI处理器驱动到24.1.RC0及以上,如HDK 24.1.0。
(2)使用--force
参数强制安装时需谨慎操作,并参考配套文档确认版本适配性。
FAQ(123):AOE工具在x86 Ubuntu系统上运行报错
原因分析
未提供NPU硬件环境导致某些依赖缺失。
解决办法
(1)移除当前CANN Toolkit安装并重新下载对应版本的Ascend-cann-toolkit_xxx.run
。
(2)执行命令行:source /usr/local/Ascend/ascend-toolkit/set_env.sh
(3)确保系统环境无污染,必要时重装操作系统。
FAQ(124):AICore与VectorCore的区别
原因分析
用户对昇腾NPU架构中AI Core和Vector Core的功能划分存在误解。
解决办法
- Vector Core是独立于AI Core的计算单元,用于补充向量/标量数据处理能力。
- 配置
KERNEL_TYPE_MIX_VECTOR_CORE
可同时启用两者;配置为KERNEL_TYPE_AIV_ONLY
则仅使用AICore。
FAQ(125):AMCT量化工具无法安装
原因分析
PyTorch版本与当前CANN不兼容,且310B芯片暂不支持KV Cache量化功能。
解决办法
(1)确认并升级到适配的PyTorch版本。
(2)使用训练后量化或稀疏特性进行模型压缩。
FAQ(126):如何选择CANN安装方式
原因分析
用户对直接安装与容器化部署的选择存在困惑。
解决办法
- 若需快速体验,可在物理机上运行命令行方式进行直接包式安装。
- 容器场景适用于需要隔离环境或便于迁移的业务需求。
FAQ(127):如何获取对应Atlas 300V Pro设备使用的CANN
原因分析
用户不清楚不同型号硬件与软件版本之间的适配关系。
解决办法
(1)访问昇腾社区下载中心并选择“Ascend-cann-toolkit_xxx_linux-aarch64.run”。
(2)参考ModelZoo中的LLM语言大模型案例进行部署和调试。
FAQ(128):昇腾910B Pro训练卡在Ubuntu 24.04上无法正常运行
原因分析:
Atlas 300T Pro(型号910)未兼容Ubuntu 24.04操作系统,需更换为已支持的操作系统版本。
解决办法:
- 更换操作系统至 Ubuntu 20.04 或其他官方适配的版本;
- 确保内核版本与文档中列出的支持范围一致(如
Linux version 5.4.0-26-generic
)。
FAQ(129):使用ATC工具转换ONNX模型时出现错误 E40001
原因分析:
Python环境变量设置错误导致动态库加载失败,具体表现为 ld_library_path or ldconfig
配置不正确。
解决办法:
- 重新安装或配置正确的Python运行环境;
- 参考官方文档:ATC 安装指南。
FAQ(130):如何确认昇腾NPU芯片的具体型号以选择正确的驱动版本
原因分析:
不同CANN包适配特定的硬件平台(如 910B vs. 910Pro),需准确识别设备类型。
解决办法:
- 使用命令
npu-smi info
查询当前服务器上的芯片型号; - 根据查询结果选择对应的驱动版本。
FAQ(131):运行HelloWorld样例时无预期输出
原因分析:
使用的昇腾硬件不支持该示例(如 Ascend910Prob 不在支持列表中)。
解决办法:
-
确认SOC_VERSION与文档中的适配型号一致;
-
使用以下命令设置编译参数:
cmake -B build \ -DSOC_VERSION=${SOC_VERSION} \ -DASCEND_CANN_PACKAGE_PATH=$_ASCEND_INSTALL_PATH
FAQ(132):昇腾310P处理器中AIC存储单元数量与文档描述不一致
原因分析:
7个内存单位包括了核外GM(Global Memory)。
解决办法:
- 理解硬件架构说明,确保开发时考虑核内/外部存储差异;
- 参考昇腾选型部署资料中的详细配置。
FAQ(133):LCCL与HCCL在多机通信中表现不同
原因分析:
lccl是低延迟版本的集合通讯库,不支持跨机器通信。
解决办法:
- 推荐使用 hccl 以确保兼容性;
- 对于tp_size=4、dp_size=2配置,请指定 hccl 启动。
FAQ(134):昇腾ATC工具提示“Block info is illegal, magic is 0”
原因分析:
模型文件路径或格式错误,导致 ATC 编译失败。
解决办法:
- 确保使用正确的 ONNX 模型;
- 参照文档执行编译命令:
atc --input_model=xxx.onnx
FAQ(135):昇腾算子开发中某些API(如 GetArchVersion)无法运行
原因分析:
部分接口仅在特定型号上支持,910A/ProB 不兼容。
解决办法:
- 使用 Atlas A2 训练系列产品或 Atlas 800I 推理产品 进行测试;
- 确认所用API的文档中列出的支持型号范围。
FAQ(136):在Atlas设备上运行ATC模型转换时遇到报错50002
原因分析:
指定的NPU芯片型号与实际硬件不匹配导致加载失败。当atc命令中–soc_version参数设置错误或未正确配置环境变量ASCEND_NPU_VERSION时,会触发此错误。
解决办法:
(1)确认设备支持的具体NPU版本号
(2)在运行ATC前使用以下指令设置正确的芯片型号:export ASCEND_NPU_VERSION=[实际soc_version]
FAQ(137):安装CANN Toolkit时提示找不到Python 3.8/3.9依赖
原因分析:
系统缺少必要的Python运行环境或未正确配置环境变量。CentOS7.6默认可能不包含所需版本的Python库。
解决办法:
(1)检查当前Python路径是否已添加到LD_LIBRARY_PATH和PYTHONPATH中echo $LD_LIBRARY_PATH
echo $PYTHONPATH
(2)若发现缺失,按官方文档重新安装对应版本的CANN Toolkit组件包
FAQ(138):使用pytorch_gpu2npu.sh迁移工具后出现模块导入错误
原因分析:
未正确安装NPU适配版PyTorch运行时依赖。转换后的脚本需要特定环境才能正常执行。
解决办法:
(1)在Atlas设备上以root用户身份重新配置Python环境变量export LD_LIBRARY_PATH=/usr/local/Ascend/cann-8.0.RC3.alpha003-linux-aarch64-npu/toolkit/lib64:${LD_LIBRARY_PATH}
(2)安装NPU适配版PyTorch:
参考文档:https://www.hiascend.com/document/detail/zh/Pytorch/60RC3/configandinstg/instg/insg_0001.html
FAQ(139):Atlas500设备无法导入acl库
原因分析:
安装包版本不完整或环境变量配置错误。NNRT独立版缺少toolkit组件导致依赖缺失。
解决办法:
(1)使用find /usr/local/Ascend -name libascend_hal.so
检查关键文件是否存在
(2)若找不到该文件,则卸载当前CANN安装包并重新下载完整版本的cann-toolkit进行安装
FAQ(140):ATC在x86平台转换arm模型后缀异常
原因分析:
未正确指定目标架构参数导致生成模型标识错误。atc工具会在输出文件中嵌入运行时环境信息。
解决办法:
(1)添加–host_env_cpu=[target_arch]参数明确目标CPU类型atc --model=resnet50.onnx ... --host_env_cpu=aarch64
(2)确保x86平台CANN版本与arm设备保持一致export CANN_VERSION=8.0.RC3.alpha003
FAQ(141):卸载旧版ascend-toolkit时提示软链接异常
原因分析:
多版本共存导致目录残留。在/usr/local/Ascend路径下存在多个已安装包的遗留文件。
解决办法:
(1)将toolkit主目录移动或重命名mv /usr/local/Ascend/ascend-toolkit ascend_toolkit_backup
(2)使用新版本安装包重新执行卸载流程
FAQ(142):加载ATC转换后的OM模型时提示模块缺失
原因分析:
未正确配置Python依赖环境。虽然已安装基础组件,但缺少特定运行库。
解决办法:
(1)检查/usr/local/Ascend/cann-toolkit/python目录结构是否完整ls -l /usr/local/Ascend/cann-toolkit/python
(2)若发现缺失文件,则重新执行CANN Toolkit的全量安装
FAQ(143):Atlas 200DK A2使用一键烧录后出现多个驱动版本
原因分析:
Atlas 200DK A2设备默认保留历史版本。latest目录中的软连接指向了实际使用的最新版。
解决办法:
(1)确认程序调用的是/usr/local/Ascend/latest
下的工具链ll /usr/local/Ascend/latest
(2)若需要切换版本,修改该路径的符号链接到目标CANN目录
ln -sf [新cann安装目录] /usr/local/Ascend/latest
Atlas 200DK A2设备可按此方式管理多个驱动版本
FAQ(144):进行ONNX转OM时显示"no parser is registered for…"
原因分析:
导出的ONNX opset版本过高导致ATC工具无法解析
解决办法:
(1)降低onnx模型opset版本至v13,参考文档说明当前支持的ONNX版本为1.12.0、运行时版本为1.14.0
(2)检查各算子是否符合昇腾社区公布的AI框架算子清单要求
FAQ(145):matmul+relu融合规则未被官方API支持
原因分析:
硬件虽具备随路设置能力,但当前版本软件层仅对swiglu/gelu等激活函数做了优化
解决办法:
(1)向开发者反馈具体使用场景和模型名称以评估需求接纳可能性
(2)提供matmul后接不同激活函数的性能差异说明
FAQ(146):C++工程迁移至Atlas NPU时如何进行代码适配
原因分析:
普通并行程序需要针对昇腾异构计算架构重新编译和部署
解决办法:
(1)参考AscendCL应用开发指南,使用ATC工具转换模型为离线OM格式
(2)对于PyTorch项目可尝试torch_npu进行一键迁移
FAQ(147):LocalTensor数据类型位宽确认
原因分析:
用户对half精度类型的存储空间存在疑问,需要明确XType与内存占用的关系
解决办法:
(1)查阅Ascend C算子开发文档中关于XType的定义说明
(2)通过参数传递方式验证不同精度格式下LocalTensor的实际字节大小
FAQ(148):自定义算子如何替换已有ONNX模型中的标准算子
原因分析:
需要明确ATC工具在onnx转om过程中对用户自定义算子的适配路径
解决办法:
(1)按照《AscendCL应用软件开发指南》准备单算子描述文件和编译配置
(2)通过插件机制实现ONNX框架下的算子替换
FAQ(149):MatMulNdFp162Fp32函数参数命名规则理解
原因分析:
用户对FP16到FP32的转换标识符"to"产生混淆
解决办法:
(1)查阅算子API规范文档中的格式说明
(2)关注后续版本中新增的5Hd等计算模式描述示例
FAQ(150):aclnnGroupedMatmulV4在非量化场景使用激活函数报错
原因分析:
未遵循官方对不同算子支持的约束条件
解决办法:
(1)查看相关API文档中"activation function support requirement"章节
(2)确认当前版本仅支持特定计算模式下的融合操作
FAQ(151):KERNEL_TASK_TYPE_DEFAULT默认任务类型不明确
原因分析:
用户对blockDim设置规则存在疑问
解决办法:
(1)查阅开发指南中关于setBlockDim的配置说明
(2)根据Vector/Cube模式选择文档中的具体实现方式
FAQ(152):使用MindIE Benchmark或脚本对服务器发送请求时出现超时无返回。
原因分析
发送请求速率超过服务所能处理的能力,导致积压和响应延迟。
解决办法
(1)若用Benchmark工具,请调整--Concurrency
参数值以减少并发数。
(2)如果使用自定义脚本,则可以增加超时时间限制来适应更高的负载需求。
FAQ(153):Ascend C算子开发中,如何在InferShape函数内构造gert::Shape?
原因分析
开发者尝试用vector构造gert::Shape
并修改输出shape,但发现只有ge::Shape支持从vector构造。
解决办法
应在InferShape函数内部使用gert::Shape
进行动态构建,并提供具体的代码片段及报错信息以便技术支持人员进一步指导。
FAQ(154):Gather和GatherMask哪个性能更优?
原因分析
连续偏移情况下推荐使用Gather
,而非连续则建议用自定义偏移的GatherMask
。
解决办法
根据输入张量是否具有非连续性选择合适的算子。对于需要逐bit模式的数据选取操作,请优先考虑GatherMask
以获得更好的性能表现。
FAQ(155):关于aclnnAscendQuant
中的dstType类型映射关系?
原因分析
开发者不清楚该函数中int类型的参数与Torch dtype之间的对应方式。
解决办法
请参考技术支持提供的具体信息,了解不同数据类型间的转换规则。
FAQ(156):如何通过AscendCL获取dump文件用于调试和性能监控?
原因分析
开发者试图使用aclopStartDumpArgs
等接口来生成统计信息。
解决办法
(1)在初始化配置时,利用configPath参数指定路径。
(2)参考文档链接:https://www.hiascend.com/document/detail/zh/CANNCommunityEdition/80RC3alpha001/apiref/opdevgapi/atlasascendc_api_07_0557.html。
FAQ(157):执行推理时遇到报错提示ACL_ERROR_GE_FAILURE = 500002
如何解决?
原因分析
此错误通常由内部GE组件引发,可能是模型加载过程中发生了异常。
解决办法
(1)设置环境变量以启用详细的日志输出:
export ASCEND_SLOG_PRINT_TO_STDOUT=1
(2)查看plog文件中具体的报错详情并进行相应调整。
FAQ(158):使用MindIE Benchmark或者脚本对MindIE Server发送请求时出现超时无返回的情况
原因分析:
发送请求速率超过服务所能处理的能力导致积压和延迟问题。
解决办法:
(1)在使用Benchmark工具测试服务器性能表现时,应适当降低并发数参数--Concurrency
, 其理论值为:npuBlockNum*cacheBlockSize/(平均输入长度+平均输出长度)。
(2)如果是通过脚本进行请求,则可以考虑增加超时间限制。
FAQ(159):Ascend C算子开发中遇到的某些API未生效的问题
原因分析:
部分接口在特定版本下暂时不支持,比如社区版8.0.RC1中的InitValue
和SetNeedAtomic
。
解决办法:
(1)查阅官方文档以确认所使用的硬件型号是否受此接口的支持;
(2)若确实需要初始化GM数据,则可考虑在单算子情况下使用内核侧的InitGlobalMemory
;
FAQ(160):如何确定服务器实际版本以及解决驱动与显卡不匹配的问题
原因分析:
高校合作项目中使用的Atlas A2推理服务器,其内部NPU芯片型号(d801/d802)可能与安装文档描述的9000/500A2产品存在差异。
解决办法:
执行命令npu-smi info
并附上终端输出截图以确认硬件信息;随后根据实际版本重新配置驱动环境及CANN包。
FAQ(161):关于Ascend C算子matmul相关API资料混乱的问题
原因分析:
在某些推理产品中,IterateAll与WaitIterateAll接口的配合使用存在限制。
解决办法:
(1)确认所使用的硬件型号是否支持该组合;
(2)若仅需异步计算,则可以单独调用IterateAll
;
FAQ(162):在进行算子开发时,遇到PRINT_TIK_MEM_ACCESS环境变量的作用不明
原因分析:
此环境设置用于控制TIK模块内存访问信息的打印行为。
解决办法:
该参数默认为FALSE表示不开启,当时文档未详细说明。
FAQ(163):调用析构函数时,acl类型变为NoneType
原因分析:
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异常导致资源释放失败。
解决办法:
确保在尝试销毁任何数据缓冲区之前正确初始化并保持模块可用状态;
FAQ(164):关于AICPU算子调用方式的疑问(是否支持aclnn与aclop)
原因分析:
不同类型的AI CPU算子有不同的接口规范,部分文档未明确说明。
解决办法:
自定义Ascend C算子通常会生成.h
头文件和动态库,在开发完成后可参照相关指南进行部署;
FAQ(165):在使用TBE(Tensor Processing Unit)时遇到了某些环境变量或参数配置困惑
原因分析:
部分调试选项如disable_debug=True
设置不当会导致错误。
解决办法:
根据提示信息调整相应接口的启用状态,确保与所需功能相匹配;
FAQ(166):安装CANN时出现组件包依赖冲突
当用户尝试在Atlas设备上进行CANN的自定义算子开发过程中遇到了一些环境配置和版本兼容性的问题,导致编译失败。
原因分析:
用户的环境中可能存在多个不同版本的Ascend CANN工具链(如7.0.RC1与8.0.RC2.alpha003),并且在某些情况下未正确设置Python路径或使用了不支持当前ATC转换所需的NumPy版本,导致无法导入必要的模块。
解决办法:
- 如果安装失败,请先彻底卸载之前的Ascend CANN包。
- 删除旧的文件夹
/usr/local/Ascend/ascend-toolkit
后重新尝试安装,并确保使用正确的参数如--full
进行全量覆盖式重装。 - 对于ATC转换样例onnx时遇到找不到np.float_的问题,应降低numpy版本至1.24。
FAQ(167):如何处理aclrtMemcpyAsync的内存对齐要求
当用户使用异步拷贝接口aclrtMemcpyAsync()
进行数据传输操作时遇到了因地址不对齐导致的操作失败或性能下降的问题。
原因分析:
根据文档描述,对于某些特定API如aclrtMallocHost()
, size+64
的目的是为了预留空间而非对首地址做64字节对齐。然而,在使用异步拷贝时,源和目的地址必须满足至少64字节对其的要求。
解决办法:
- 使用
aclrtMemcpyAsync()
前,请确保使用的内存缓冲区是按照API文档中提到的条件进行申请。 - 可以通过调用
aclrtMallocHost()
来获得对齐后的主机侧缓存,但需注意该函数本身不会自动添加额外的空间给实际大小加上64。
FAQ(168):关于AICPU算子执行方式的疑问
开发者询问是否可以通过特定接口(如execute()
) 来调用AI CPU上的自定义算子,并请求提供相应的使用示例。
原因分析:
当前Ascend C语言仅支持运行在AI Core上,对于需要运行于CPU核心的操作,则需遵循不同的开发流程和文档指引来实现相应功能。
解决办法:
- 对于AICPU上的操作,请参考官方提供的开发指南并使用对应的API。
- 提供的链接指向了相关示例及说明:https://www.hiascend.com/document/detail/zh/Atlas200IDKA2DeveloperKit/23.0.RC2/Application%20Development%20Guide/aadgp/aclpythondevg_02_0008.html
FAQ(169):如何正确更新并安装最新版的Ascend CANN
用户在尝试按照标准流程(使用./Ascend-cann-toolkit_xxx.run --install
命令)升级到新版本时仍然遇到相同错误,表明旧有配置或残留文件影响了新的安装过程。
原因分析:
可能是因为未正确卸载原有CANN组件包导致的新版安装失败。此外,在非root权限下试图执行某些操作也会引发问题。
解决办法:
- 卸载现有Ascend CANN工具链。
- 从官网下载最新版本(8.0.beta)的安装文件,并按照指示完成全新安装或使用
--full
参数进行覆盖式重装。 - 安装完成后,执行脚本中的环境变量设置:
source /home/ma-user/Ascend/ascend-toolkit/set_env.sh
FAQ(170):关于InitBuffer内存分配方法
在开发过程中需要优化bank冲突时,开发者想知道如何获取到由函数InitBuffer()
所申请的内存块地址。
原因分析:
根据文档描述,在UB架构中对buffer进行初始化分配时采用的是从0开始连续的方式来进行的。这影响了后续的数据布局和访问策略设计。
解决办法:
- 在编写代码逻辑处理bank冲突优化问题的时候,可以依赖于
InitBuffer()
按照顺序地址递增的方式来安排数据结构。
FAQ(171):如何理解文档中提到的版本号统一编号
用户对某个描述感到困惑:“新增可选输入时…需要从1开始配, 且应该连续配置(和可选属性统一编号)”。
原因分析:
此段文字旨在解释当添加新的可选项到算子定义里,为了保持API的一致性和版本兼容性,在设置这些新特性相关的参数值时要遵循一定的规则。
解决办法:
- 新增的输入或属性应与已有内容一起考虑其版本号分配。
- 请参考文档中的
OpAttrDef::Version()
方法来配置版本信息:https://www.hiascend.com/document/detail/zh/CANNCommunityEdition/81RC1alpha001/apiref/ascendcopapi/atlasascendc_api_07_0976.html
FAQ(172):AllToAllVV2Operation与其它通信原语的参数位置
用户对文档中提到的一些集合通信操作(如AllGatherVOperation
, ReduceScatterVOperation
) 的输入输出张量是否为host侧存在疑问。
原因分析:
根据回复,除非特别指出否则默认情况下这些接口所使用的都是device上的Tensor对象。对于某些特定的操作可能有额外的要求。
解决办法:
- 对于未明确标记的通信算子(如AllGatherVOperation),其输入输出张量均为Device侧。
FAQ(173):关于Host侧代码调用接口的问题
用户询问是否可以在host端直接使用某些特定操作,比如Transpose()
等。
原因分析:
此类API通常设计为在设备上运行的算子调用函数。它们并不适用于纯软件层面的操作处理任务中。
解决办法:
- 不建议也不推荐开发者将这些接口用于Host侧代码编写。
FAQ(174):在编译算子执行./build.sh
过程中出现包含以下报错信息:
fatal error: register/tilingdata_base.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opbuild run failed!
原因分析:
使用了旧版本CANN,导致样例与当前安装的CANN不匹配。
解决办法:
-
确认您使用的算子编译环境是否为正确的用户权限(建议以root身份操作)。
-
重新设置并加载昇腾工具包中的
set_env.sh
脚本:source XXXXXXXXXX/Ascend/ascend-toolkit/set_env.sh
-
根据当前算子描述文件,生成新的算子工程(如使用官方提供的模板)。
-
修改新生成的算子工程中的cmakepresents.json配置文件以匹配正确的CANN路径。
-
重新执行编译流程。
FAQ(175):在调用torch.npu.set_device()
时出现错误码 EZ9999,具体表现为:
RuntimeError: call aclnnDivs failed, detail:EZ9999
原因分析:
CANN组件安装不完整或版本与PyTorch-NPU存在依赖冲突。
解决办法:
-
CANN toolkit版本与kernels包的版本必须配套。确保正确完成CANN的安装,参考官方文档。
-
清理旧版内容:
root用户删除 /usr/local/Ascend 目录下的非驱动文件 普通用户清理 ~/Ascend 下的所有目录和文件夹
-
重新下载与当前昇腾硬件匹配的CANN包,推荐使用社区版本。
-
安装时注意选择正确的架构(如aarch64或x86_64)并执行:
./xxx.run --install
FAQ(176):在尝试将ONNX模型转换为OM格式以部署到昇腾设备上,但发现ATB工具包中缺少对应Qwen2.5的代码。
原因分析:
当前使用的ATB版本尚未支持该特定大语言模型(LLM)。
解决办法:
-
使用昇腾提供的
atc
模型转换工具将ONNX文件转为OM格式,确保配置参数正确。atc --framework=... --model=... --output=...
-
若需支持Qwen2.5等LLM模型,请参考官方文档中的自动迁移方法:
大语言模型部署指南
FAQ(177):在Ubuntu 22.04容器中安装CANN时,遇到以下错误:
Command sha256sum not found, please install it first.
原因分析:
尽管sha256sum
已安装但仍存在依赖冲突或环境变量未正确配置。
解决办法:
-
确认您是否在Docker容器内进行CANN的安装。
-
检查软件包与系统架构匹配性(如x86_64/aarch64)并重新下载正确的版本:
社区版CANN下载页面 -
修改安装文件为可执行状态:
chmod +x Ascend-cann-toolkit_xxx.run
-
执行完整安装命令(含同意协议):
./Ascend-cann-toolkit_8.xxxx...run --install -y
FAQ(178):在运行模型过程中出现以下错误信息:RuntimeError: call aclnnDivs failed, detail:EZ9999
.
原因分析:
CANN版本从高版(如8.0.RC1)降级到低版(7.x),但未同步更换配套的kernels包,导致接口不兼容。
解决办法:
-
请下载与当前昇腾NPU芯片(310P等推理系列)匹配的完整kernels开发套件并安装。
下载链接:https://www.hiascend.com/developer/download/community/result?module=cann
FAQ(179):在Atlas 200I DK A2上尝试编译算子时发现缺少ascendc_kernel_cmake
目录。
原因分析:
CANN版本过旧,导致样例工程与当前工具链不兼容。
解决办法:
-
更新到最新的社区版CANN包。
下载地址:https://www.hiascend.com/developer/download/community/result?module=cann
-
同步获取匹配的算子样例代码,参考官方仓库(如
ascend/samples/operator
)。
FAQ(180):在ModelArts Notebook实例中运行AOE调优命令时出现:
aoe: error while loading shared libraries: libopmaster_rt2.0.so: cannot open...
原因分析:
CANN安装路径下缺少或未正确加载所需的动态库文件。
解决办法:
-
检查
libopmaster_rt2.0.so
是否存在,命令如下:find / -name libopmaster_rt2.0.so
-
确保已执行正确的环境变量配置脚本(如CANN安装路径下的set_env.sh)。
-
若权限不足,请以有权限的目录重新进行CANN包部署。
FAQ(181):在Atlas设备上使用atc --check
命令时遇到以下错误:
Unexpected archive size
原因分析:
下载或安装过程中文件损坏,导致完整性校验失败。
解决办法:
-
重新从官方渠道下载CANN包。
-
确保网络稳定且使用正确的架构版本(如aarch64)进行部署。
-
按照标准流程执行:
./Ascend-cann-toolkit_xxx.run --check
FAQ(182):使用ATC工具转换ONNX模型为OM时遇到异常
原因分析:
未正确设置多输入或多输出参数,导致部分算子无法正常识别和处理。例如在D202504099102中用户忽略了两个不同形状的输入。
解决办法:
(1)确认模型所有输入/输出名称、数据类型及shape,并使用--input_shape="name:shapes"
格式完整配置,如:
atc --model=yolo.onnx --framework=5 --output=model_out \
--input_shape="image:batch,3,h,w;scale_factor:1,dim"
(2)若Netron无法打开OM文件,可能是模型存在动态结构或非标准算子组合。建议使用--log=debug
参数重新运行ATC转换,并检查日志中的输入输出配置。
FAQ(183):ACL_ERROR_RT_PARAM_INVALID = 107000错误码含义及处理
原因分析:
调用API时传入的参数不符合昇腾NPU硬件约束,如内存地址未对齐、非法指针访问或数据格式不匹配。典型场景包括使用acl.rt.malloc_host
分配后未正确释放。
解决办法:
(1)启用详细日志:
export ASCEND_SLOG_PRINT_TO_STDOUT=1
export ASCEND_GLOBAL_LOG_LEVEL=0
将输出重定向到文件分析具体参数异常位置。
(2)检查内存操作逻辑,确保acl.rt.malloc_host()
分配的host内存通过对应的acl.rt.free_host()
释放。
FAQ(184):如何采集MindIE推理过程中算子级执行时间与硬件信息
原因分析:
Python接口调用如acl.mdl.execute()
仅返回整体耗时,无法获取单个算子级别的性能数据。
解决办法:
(1)使用profiling工具:
atlas_profiling -p <process_id>
采集后通过MindStudio Insight查看各算子执行时间、任务流归属及硬件调度情况。具体操作可参考昇腾官方文档Atlas Profiling用户指南。
FAQ(185):使用Ascend C语言开发自定义算子时,Workspace分配失败
原因分析:
低阶API如operation->Setup()
未正确计算workspace大小导致内存不足。例如某些场景直接硬编码数值引发错误。
解决办法:
(1)确保调用Setup(variantPack, workspaceSize, context)
前,通过API动态获取所需workspace尺寸:
WorkspaceInfo workspace_info;
Status status = operation->GetWorkSpace(workspace_info);
(2)若使用固定值替代Setup可能导致结果错误或内存未初始化。建议始终遵循官方样例代码流程。
FAQ(186):模型转换后推理程序卡住无输出
原因分析:
CANN版本与昇腾NPU固件/驱动不兼容,导致图执行引擎无法加载OM文件。
解决办法:
(1)检查设备驱动和CANN Toolkit的对应关系。例如CANN 8.0 Toolkit需匹配23.1版本以上固件:
# 安装兼容性列表中的特定版本工具链
Ascend-cann-toolkit_6.0.1_linux-aarch64.run
(2)在~/.bashrc
中永久生效环境变量配置,避免因临时设置导致的上下文丢失。
FAQ(187):NPU模式下运行算子报错507015
原因分析:
内存地址未32字节对齐或越界访问。例如在D202411195249中用户使用aclrtMemcpy()
时可能触发非法地址。
解决办法:
(1)检查所有内存操作参数,确保源/目的指针满足32B对齐要求:
CHECK_ACL(aclrtMemcpy(dest, size_dest, src, size_src, ACL_MEMCPY_HOST_TO_DEVICE));
(2)通过printf
调试关键变量值,并使用孪生调试工具验证地址有效性。
FAQ(188):Dump算子结果时无法指定特定节点或数据不全
厰因分析:
未正确配置dump参数,导致部分场景下如流控、内存不足等情况下未能采集到完整数据。
解决办法:
(1)使用--input_shape="name:shapes"
和--output_format=FP32
明确输入输出格式。
(2)通过sessions->set_dump_layer("op_name")
指定需要dump的算子,避免因默认配置导致的数据缺失。
FAQ(189):模型运行结果与预期不符但无报错
原因分析:
低阶API开发中未正确初始化或释放资源。例如D20241356中的用户直接调用SetValue()
和DCci()
后数据未生效。
解决办法:
(1)确认所有内存操作链路完整,包括:
// 示例逻辑校验流程
acl.rt.malloc_host(src_ptr, size);
acl.rt.memcpy(dst_ptr, src_ptr);
(2)优先使用GetValue()
接口验证实际值是否被写入NPU GM地址。
FAQ(190):图片预处理报错acldvppJpegDecodeAsync失败
原因分析:
Atlas 200 DK开发版使用的Ascend310B系列芯片与安装的CANN包版本不匹配,导致参数校验错误(error:100000)。具体表现为soc_version路径下缺少ascend910_93子目录及对应配置文件。
解决办法:
- 确认硬件型号后选择对应的CANN run包安装
- 检查/usr/local/Ascend/ascend-toolkit/latest/opp_kernel路径下的version.info是否与soc_version参数一致
FAQ(191):模型转换时设置dynamic_batch_size导致atc命令执行超慢
原因分析:
使用–input_shape="images:-1,…"动态shape配置后,CANN的GE图引擎会进行复杂计算图优化和多挡位适配校验。当输入形状范围较大且包含-1时触发全量级计算路径。
解决办法:
参考文档https://www.hiascend.com/forum/thread… 提供两种方案:
(1)使用–input_shape="images:fixed_size"固定shape进行模型转换;
(2)若必须保留动态batch,可尝试降低输入维度范围或拆分计算图
FAQ(192):YOLO训练报错MaxPoolWithArgmaxV1不支持DT_FLOAT类型
原因分析:
Ascend910_93系列芯片的op信息库中未注册该算子对float数据类型的兼容性。文档明确要求输入格式必须为{Data Type: DT_FLOAT16, Format: NC1HWC0}。
解决办法:
(1)修改模型代码将相关层转换为FP16精度;
(2)使用torch.compile时添加–opt_level=O3参数强制类型替换
FAQ(193):Ascend C算子开发中cube/vector数据交互必须走GM
原因分析:
分离架构下CANN的计算单元之间缺乏L1/L0C内存通路,不同指令集(Cube和Vector)的数据交换需通过Global Memory完成。该设计导致核内通信需要额外考虑带宽限制。
解决办法:
参考样例代码https://gitee.com/ascend/samples… 使用AscendCL的同步接口确保数据一致性,并在配置文件中设置ACL_MEM_COPY_ASYNC=1启用异步拷贝优化
FAQ(194):op_plugin开发时AllReduceOperation创建失败
原因分析:
自定义算子注册缺少必要参数,且Python环境版本(3.10)与PyTorch版本(v2.5)存在兼容性问题。文档要求Ascend910B系列需配合torchair运行。
解决办法:
(1)在AllReduceParam结构体中补充commDomain字段
(2)使用编译命令:bash ci/build.sh --python=3.8 --pytorch=v2.4.x-7.0.0
FAQ(195):cann-ops build.sh运行中途退出
原因分析:
非root用户权限不足导致依赖库安装失败,且CANN版本过低无法支持当前编译流程。日志显示在执行cmake时出现Permission Denied错误。
解决办法:
(1)使用sudo切换到root账户后重新运行build.sh
(2)升级至8.2.RC1.alpha004以上版本
FAQ(196):TransData算子报错format/dtype不匹配
原因分析:
输入张量的格式未符合NC1HWC0要求,或数据类型非FP16。文档明确指出该操作需要groups>1且满足特定内存对齐规则。
解决办法:
(1)使用ACL_FORMAT_CONVERT接口将NCHW转为NC1HWC0
(2)在模型导出时添加–precision_mode=force_fp16参数
FAQ(197):如何实现自定义Sigmoid算子功能
原因分析:
用户未正确调用Ascend C的内置API,Muls/Add等接口顺序错误导致计算结果异常。文档指出需要使用Adds而非Add进行累加操作。
解决办法:
修改关键代码为:Exp(tmpTensor2, tmpTensor1); // 去掉tileLength参数
Div(yLocal,tmpTensor3,inputVal2); // 确保分母在前,分子在后
FAQ(198):使用ATC工具转换ONNX模型到OM格式时,出现拓扑排序失败的错误。
原因分析:
在设置动态分辨率选项进行模型转换过程中,可能存在图结构成环问题导致拓扑排序失败。
解决办法:
(1)检查并确保输入输出形状定义正确无误;
(2)提供dump图以进一步诊断具体原因:
export DUMP_GRAPH_PATH=./ge_graph
export DUMP_GE_GRAPH=2
export DUMP_GRAPH_LEVEL=2
FAQ(199):在运行ATC工具时出现'cstdint' file not found
错误。
原因分析:
环境变量配置不完整或路径设置有误,导致编译器找不到必要的头文件。
解决办法:
(1)确保环境变量中包含正确的Ascend CANN开发目录;
(2)尝试添加以下命令以调整C++标准库搜索路径:
export CPLUS_INCLUDE_PATH=/usr/include/c++/12:/usr/include/c++/12/aarch64-openEuler-linux:$CPLUS_INCLUDE_PATH
FAQ(200):在自定义算子中调用NnopbaseRunWithWorkspace
函数时,无法打印调试信息。
原因分析:
未正确设置日志环境变量或代码中的printf语句没有被触发。
解决办法:
(1)执行以下命令启用详细日志记录:
export ASCEND_SLOG_PRINT_TO_STDOUT=1
export ASCEND_GLOBAL_LOG_LEVEL=0
(2)确保在调用脚本时将输出重定向到文件,例如:./run.sh > error_log.txt
FAQ(201):使用ATC转换支持范围HW输入的模型时报错。
原因分析:
当前版本可能不完全兼容某些动态形状参数设置。
解决办法:
(1)确认是否提供了所有必要的输入和输出维度信息;
(2)检查--input_shape="images:1,3,-1,-1"
与--dynamic_image_size="640,640;..."
的组合使用方式,确保符合文档要求。
FAQ(202):在AscendC中声明TPipe时遇到性能问题。
原因分析:
未正确地将TPipe对象放在函数外部进行管理可能导致了内存分配效率低下或编译错误。
解决办法:
(1)按照官方推荐的方式,确保TPipe的定义位于合适的代码段;
(2)参考文档中的最佳实践:AscendC TPipe声明位置
FAQ(203):使用ATC工具时,遇到The DDR address of the MTE instruction is out of range
错误。
原因分析:
算子执行过程中对UB和GM内存的访问越界。
解决办法:
(1)在代码中增加printf打印相关地址偏移量;
(2)检查并修正涉及这些内存区域的操作,确保其范围符合硬件限制要求。
FAQ(204):自定义算子无法通过InferSession
接口调用。
原因分析:
可能是由于模型输入输出参数与推理框架期望的格式不符导致的问题定位困难。
解决办法:
(1)确认是否提供了所有必要的动态形状参数;
(2)检查并确保在使用自定义算子时,除了指定正确的模式外还传递了足够的信息以支持该操作。
FAQ(205):某些AscendC接口如BroadCast
不适用于特定型号的昇腾设备。
原因分析:
硬件平台与软件版本之间的兼容性问题导致部分功能不可用或行为异常。
解决办法:
(1)查阅官方文档确认目标算子是否支持所使用的设备型号;
(2)若确实存在限制,则需寻找替代方案或者升级到更高版本的CANN以获得所需特性。
FAQ(206):使用ATC工具转换ONNX模型到OM时出现报错E19010: No parser is registered for Op
原因分析:
当前使用的CANN版本不支持部分高算子版本的解析。例如,当导出yolov11-n权重后生成的ONNX文件包含某些尚未被ATC识别的新op类型。
解决办法:
(1)升级到最新社区版CANN包以获得更全面的算子支持
(2)检查昇腾官方文档确认当前版本支持的算子列表,避免使用高于兼容性上限的模型结构
FAQ(207):在Atlas 910B4上运行自定义S3算子时发现代码中syncall()未被调用但性能仍较差
原因分析:
尽管最终执行的是Process2函数(不含hard sync),但由于编译器优化机制,依然会将Process1中的soft sync纳入考虑。这会导致同步点过多影响整体并行效率。
解决办法:
(1)明确标注不使用的硬同步API为注释
(2)使用msprof工具精准定位耗时瓶颈,通过调整代码结构减少不必要的同步操作
FAQ(208):调用aclvdecCreateChannel接口返回507018错误
原因分析:
同时存在多个推理框架的混合API调用。例如在Atlas 200I DK A2开发者套件中,当MindX SDK与ACL API并行使用时容易产生冲突。
解决办法:
(1)隔离不同SDK的功能模块
(2)确认CANN版本兼容性后重新安装工具链
FAQ(209):ReduceSum算子在非32字节对齐场景下出现计算结果异常
原因分析:
昇腾AI处理器的内存访问机制要求数据搬运量必须是特定倍数(如8.0.RC1版本显示为32byte)。当输入长度无法满足这一硬件特性时,可能导致数值处理错误。
解决办法:
(1)调整tiling方案确保每个core分到的数据包大小符合对齐规范
(2)参考官方API文档中关于数据搬运的字节要求进行参数修正
FAQ(210):ATC模型转换过程中出现Killed进程及Broken pipe错误
原因分析:
设备可用内存不足导致多线程处理异常。典型现象是atc命令执行到multiprocessing模块时被系统强制终止。
解决办法:
(1)清理不必要的后台服务释放资源
(2)参考昇腾社区文档《ATC工具使用指南》中关于内存管理的章节,通过调整–input_shape参数优化模型结构
FAQ(211):Grounding DINO ONNX转OM后推理输出异常
原因分析:
转换后的OM模型仅接受部分输入张量。例如在Atlas 200DK设备上实际生成了不完整的模型接口,导致无法处理文本相关的token参数。
解决办法:
(1)检查atc命令中–input_shape的分隔符使用
(2)确认不同硬件平台对多模态推理的支持差异性
FAQ(212):aclFloat16与float32的数据转换效率问题
原因分析:
现有API仅支持单点转换,无法满足批量数据处理需求。例如在Ascend 910B4上使用aclFloat16toFloat进行逐个值的转换时性能受限。
解决办法:
(1)改用Ascend C语言开发自定义算子
(2)通过CAST API实现更高效的硬件侧类型转换
FAQ(213):多CANN版本共存导致头文件引用错误
原因分析:
不同环境路径中存在多个acl.h声明。例如在HelloWorld样例工程编译时,find命令会定位到所有已安装的接口库。
解决办法:
(1)在cmakefile.txt中精确指定include目录
(2)通过ls /usr/local/Ascend/toolkits/cann路径确认实际使用的版本号并进行环境变量调整
FAQ(214):使用ATC工具进行模型转换时遇到输入图像尺寸不匹配的错误
例如,报错信息input image size [78643200] is not equal to model input size [19660800]
原因分析:
AIPP配置文件中指定的源图宽高值与模型实际要求不一致,导致转换失败。
解决办法:
(1)检查并修正aipp_op中的src_image_size_w和src_image_size_h参数是否匹配原始图像的实际尺寸;
(2)设置环境变量export ASCEND_SLOG_PRINT_TO_STDOUT=1
并在atc命令后追加日志输出语句,例如:--log=debug > log.txt
。
FAQ(215):在C工程中引用Ascend单算子API时出现找不到标准库
例如,报错信息“aclbase.h 引用了 c++ 标准库cstdint”
原因分析:
纯 C 工程调用包含 C++ 特定类型定义的头文件,导致编译器无法识别。
解决办法:
将C++格式单算子aclnn
写成 extern “C” 形式即可。
FAQ(216):使用ATC工具转换ONNX模型至OM时提示不支持某些操作符
例如,报错信息“No supported Ops kernel and engine are found for [MaxPoolGradWithArgmaxV199], optype [MaxPoolGradWithArgmaxV1]”
原因分析:
当前CANN版本或硬件平台未包含该算子的实现。
解决办法:
(1)确认所使用的是Atlas推理系列产品,需选择其他已支持的样例进行模型迁移;
(2)参考官方文档查询最新版CANN商用8.0.RC3支持的操作符列表。
FAQ(217):ATC转换时提示“dim [n] should not be 0”如何解决?
原因分析:
ONNX中存在维度为零的Reshape操作,导致atc无法处理。
解决办法:
(1)检查并移除ONNX模型中的冗余算子如identity;
(2)确保所有shape配置合法。
FAQ(218):ATC转换提示“No parser is registered for Op [xxx], optype [ai.onnx::n::Conv]”如何处理?
原因分析:
导出的ONNX模型版本过高,当前atc工具不支持。
解决办法:
(1)使用低版本AI框架重新生成onnx文件;
(2)确保使用的CANN包与目标soc_version匹配。
FAQ(219):加载动态shape模型时出现Segmentation Fault如何解决?
原因分析:
未按规范流程卸载已装载的DavinciModel导致析构顺序错误。
解决办法:
严格按照API文档要求调用aclmdlUnload()
接口,确保在程序退出前完成所有资源释放。
FAQ(220):ATC模型转换时提示“no matching function for call to ‘Mmad’”如何解决?
原因分析:
Ascend C代码中对矩阵乘法操作符的参数传递错误。
解决办法:
(1)核对该算子调用是否符合ascend910b/src/cube_backward_band_op_192.h:1164
处定义;
(2)参考MmadApi文档确认所需输入输出张量及配置项。
FAQ(221):Gitee官方仓库helloworld样例执行结果异常如何解决?
原因分析:
示例代码依赖特定版本的CANN包。
解决办法:
使用最新版8.0.RC3 alpha 003 CANN软件包重新编译运行。
FAQ(222):在使用TransdataOperation进行格式转换时,outTensorVariantPack
未按照预期工作。
原因分析:
从日志上看,用户传入的outTensor
格式不正确。Setup过程使用的的是手动配置而非推导出的结果。
解决办法:
- 检查并确认在代码中是否将参数设置为正确的的数据类型和内存地址。
- 参照昇腾社区提供的文档进行排查,例如:
- 确保
outTensor
的格式与输入一致或符合目标设备需求; - 通过手动配置方式确保其匹配推导出的结果。
- 确保
FAQ(223):在使用ATC工具转换ONc模型时遇到节点名未找到的问题,导致运行中断并抛异常错误码E10016。
原因分析:
指定的输出节点名称与实际onnxx文件中的结构不一致。此外,在多设备场景中可能因参数分隔符配置不当而引起问题识别失败。
解决办法:
- 核对模型文件以确认
--out_nodess
所列示之所有节点确实在原始ONNX文件内存在; - 保证在输入时使用了正确的格式的分隔符,如
;
用于区分多个输出节点名。
FAQ(224):当尝试通过ATC工具将五维动态onnx模型转为OM形式后,在910B设备上运行失败,并提示版本不一致或SOC配置错误。
原因分析:
- 310P和910B之间存在硬件差异,直接迁移其编译结果无法保证兼容性;
- 必须确保CANN版本一致性及指定
--soc_version=Ascend910B
参数调整以适配目标设备特性。
解决办法:
使用ATC工具时应:
- 保持310P与910B的系统架构一致,并将两者使用的的CANN版本更新至相同;
- 使用命令行中添加
--soc_version=Ascend910B
参数以确保目标设备识别到正确的配置。
FAQ(225):在使用YUV420SP格式转换为RGB时,输出图像只显示上半部分数据且下半为空白区域。
原因分析:
输入/输出的尺寸设置有误或未正确初始化相关参数。例如,在调用vpc_convert_color
函数时未能正确配置目标内存大小导致写入失败。
解决办法:
- 检查并确认在代码中是否将源和目的图像数据结构(如宽度、高度)设为一致;
- 确保所有相关参数都已初始化,包括但不限于输入输出尺寸等信息。必要时可打印出具体配置以进一步排查。
FAQ(226):使用DataCopy()
接口进行内存拷贝操作时报错,并提示程序无法运行或搬运量不符合要求(如32byte对齐)导致结果异常。
原因分析:
calCount * sizeof(T)
未能达到最小单位16B的倍数;- 未正确配置数据搬运参数,可能因缺少
DataCopyPad()
接口的支持而产生错误行为;
解决办法:
参考昇腾社区提供的文档:
- 使用支持非对齐搬运的数据的API(如
DataCopyPad()
)来替代原有操作; - 检查并确保每次调用时都满足至少32B内存大小要求。
FAQ(227):在使用Select算子进行条件选择运算时报错,输出结果不符合预期,并且似乎偏向于x2Local中的数据值。
原因分析:
- SelectV2模式下配置或初始化方式不正确;
- 可能是输入的condition张量未达到文档所述之要求(如对齐长度);
解决办法:
- 确保
bool
类型的条件向量已正确转换为支持的数据类型,例如使用.ReinterpretCast<uint8_t>()
; - 检查并确保在实际操作中所使用的的模式与文档描述相匹配;
- 若仍存在问题,请打印上下文参数具体值以便进一步分析。
FAQ(228):当尝试对某个Conv2D算子进行精度调整时,ATC工具报错某些节点无法转为FP32格式或不支持指定的精度模式。
原因分析:
- 某些算子可能本身就不支持在特定情况下改变其计算精度;
- 使用
--precision_mode=force_fp32
参数虽可强制转换部分模型,但对所有Conv2D节点都未必有效;
解决办法:
- 参照昇腾社区提供的ATC工具文档中关于如何指定算子为FP32格式的说明:
- 尝试使用更细粒度控制选项如
--op_select_implmode=high_precision
; - 使用
--optypelist_for_implmode="Conv2D"
来限定特定节点;
- 尝试使用更细粒度控制选项如
- 如果仍然无法解决,请提交工单或联系华为技术支持以获取更多帮助。
FAQ(229):在使用ATB的LinearParallelOperation时遇到执行失败并提示错误码507899的问题。
原因分析:
- 拷贝过程中可能存在缓存刷新未正确处理;
- 或者是由于内存分配大小与实际所需不匹配而引起;
解决办法:
- 使用
DataCacheCleanAndInvalid()
API来确保在拷贝之前清理了任何可能影响结果的缓存数据。 - 检查并确认输入输出张量的数据类型、形状及存储位置是否满足32B对齐要求。
FAQ(230):使用ATB工具创建Operation对象时遇到错误,提示ABI版本不兼容或缺少必要的链接库支持(如libacl_dvpp_op.so)导致执行失败。
原因分析:
- ABI版本配置不当;
- 缺乏对特定算子所需动态链接库的引用;
解决办法:
- 在编译命令中添加
target_link_libraries()
以包含所需的SO文件(如libacl_dvpp_op.so)。 - 对于ABI相关问题,请按照昇腾社区文档说明进行调整,例如:
- 添加特定abi选项;
- 确保所有依赖项均已正确链接。
FAQ(231):使用ATC动态转换模型时如何添加AIPP使能文件?
原因分析:用户在进行ATC模型转换时需要启用硬件加速预处理功能,但未明确操作方法导致疑问。
解决办法:
(1)通过--aipp_switch_file=aipp.cfg
参数指定AIPP配置文件路径;
(2)确保输入的ONNX/PB模型与目标框架版本兼容,并参考官方文档中的ATC命令行选项说明进行正确设置。
FAQ(232): 运行自定义算子构建脚本时提示找不到ini文件?
原因分析:
用户执行build.sh
过程中,由于缺少必要的硬件信息配置文件导致路径错误。
解决办法:
(1)以root权限重新安装CANN工具包;
(2)使用命令npu-smi info -t board -i device_id | awk 'NR==7 {print $4}'
获取固件版本并手动创建缺失的ini文件。
FAQ(233):如何将ONNX模型中的自定义算子适配到昇腾平台?
原因分析:
用户在进行ATC转换时发现无法直接使用OP-PLUGIN中实现的功能,导致需要自行调整。
解决办法:
(1)按照Ascend C算子开发文档中的ONNX框架适配指南编写自定义插件;
(2)确认当前使用的CANN版本支持PyTorch扩展,并联系技术支持团队提交需求。
FAQ(234):在昇腾平台上如何验证Ascend C API接口的精度?
原因分析:
用户需要测试API功能时缺乏生成随机数据的方法,导致无法有效执行单个算子。
解决办法:
(1)使用第三方库如NumPy或自定义函数实现Tensor填充;
(2)确保环境变量ASCEND_TOOLKIT_HOME
正确指向CANN安装目录。
FAQ(235):在昇腾310设备上进行推理时,模型加载失败?
原因分析:
用户使用AOE调优后生成的OM文件,在执行推理程序时报错。
解决办法:
(1)确认输入数据尺寸与模型要求一致;
(2)检查是否遗漏了某些预处理步骤。
FAQ(236):如何在昇腾平台上实现类似CUDA支持的功能?
原因分析:
用户希望将依赖于PyTorch的Deformable DETR算法迁移到昇腾平台,但缺乏相关文档指导。
解决办法:
(1)利用CANN提供的AscendCL接口进行算子开发;
(2)使用torch_npu
或MindX等框架作为替代方案。
FAQ(237):在ATB中如何正确调用SelfAttentionOperation?
原因分析:
用户缺少必要参数如cacheV、tokenOffset等,导致计算attention失败。
解决办法:
(1)使用PA_ENCODER模式进行标准输入输出处理;
(2)参考相关文档补充所有必需的配置项。
FAQ(238):如何在昇腾平台上解决算子调用工作区获取失败?
原因分析:
用户尝试自定义算子时,出现错误码161001,表明硬件无法识别该接口。
解决办法:
(1)确认所开发的算子是否已注册到目标昇腾芯片中;
(2)重新编译部署并安装调用所需的资源库。
FAQ(239):
使用ATC工具将.json .o文件转换为可加载的.om文件时遇到问题
原因分析:
用户已完成算子代码编译生成.o和.json文件,但未正确执行后续通过atc进行格式转换的操作步骤。需要参考昇腾官方文档中的具体指导章节。
解决办法:
(1)按照以下链接提供的指南操作:https://www.hiascend.com/document/detail/zh/canncommercial/80RC1/developmentguide/opdevg/tbeaicpudevg/atlasopdev_10_0100.html
(2)确保在执行atc命令时使用正确的参数和文件路径。
FAQ(240):
使用AICPU算子开发时无法通过类似Ascend C的单算子调用方式进行验证
原因分析:
自定义AI CPU算子不支持直接调用方式(如Ascend C),需要依赖模型转换工具链进行集成。
解决办法:
- 使用ATC工具将ONNX模型中引用该AICPU算子,通过
--op_param_map_file
参数指定注册信息 - 在代码中使用REGISTER_CUSTOM_OP宏完成自定义算子的注册
FAQ(241):
在InferShape函数中无法正确获取ONNX节点属性值导致维度推导异常
原因分析:
- 使用wsl环境可能导致ATC工具链与框架不兼容
- 获取Attr时未遵循正确的调用流程,context->GetAttrs返回的是attr map而不是直接数值
FAQ(242):
编译自定义算子包时报错’cstdint’和’type_traits’文件找不到
原因分析:
- 使用了WSL环境
- 安装的GCC/G++版本与CANN开发套件不兼容(多版本共存时更易触发)
- 系统缺少必要的编译依赖包
FAQ(243):
ONNX模型转换为Graph时报错aclgrphParseONNX找不到
原因分析:
- 缺少动态库链接
- 使用的代码示例未包含正确版本说明(80RC3alpha001与实际环境不匹配)
- 示例工程缺少必要的依赖项配置
FAQ(244):
ATC转换时自定义算子未能生效
原因分析:
ONNX模型中的Gather节点被自动替换为内置的GatherV2实现
解决办法:
- 修改原始onnx文件将目标节点重命名为唯一标识(如CustomGather)
- 在CANN版本80RC3alpha001中通过
REGISTER_CUSTOM_OP
注册自定义算子 - 使用ATC工具时指定该映射关系
FAQ(245):
Logsumexp操作需要确认是否有内置实现及如何进行ST测试
原因分析:
用户未查阅官方提供的完整算子清单文档,导致无法快速定位已有实现。
解决办法:
- 访问昇腾社区的CANN80RC2版本API参考手册
- 使用
https://www.hiascend.com/document/detail/zh/canncommercial/80RC3alpha001/apiref/operatorlist/...
链接查询内置算子列表
FAQ(246):
IBShare模式调用Matmul时遇到类型定义缺失
原因分析:
CANN开发套件的NNop库不支持非连续内存布局(负数stride)和共享存储场景。
解决办法:
- 修改
CreateNegStrideAclTensor()
函数中strides数组为正整数值 - 通过调整输入张量的数据排列方式实现相同功能
FAQ(247):
ATC转换ckpt模型失败报E19005错误
原因分析:
社区版文档未覆盖PyTorch-lightning框架的特殊格式,直接使用默认导出路径导致兼容性问题。
解决办法:
先通过torchscript.save()
将.ckpt转为.onnx文件再进行ATC转换
FAQ(248):执行LSTM算子时出现报错507011,推理失败。
原因分析:
模型中包含的dynamic shape当时还不支持。在使用ATC工具转换ONNX或SavedModel为OM格式的过程中遇到Dynamic shape is not supported on this chip
错误提示,表明输入尺寸设置存在问题导致无法正确解析算子。
解决办法:
-
确保模型的输入shape是固定的而非动态。
-
使用以下命令行参数来指定固定输入维度:
atc --input_shape="data:batch_size,height,width,channels"
-
如果仍然遇到问题,请提交工单或联系华为技术支持以获取进一步协助。
FAQ(249):如何获得自定义算子在Python下的运行方式?
原因分析:
用户可能对昇腾社区提供的AscendC语言不够熟悉,或者对于将已开发的自定义算子集成进PyTorch等AI框架中存在困惑。这通常涉及到使用特定API以及正确的构建流程。
解决办法:
- 参考文档《Ai框架算子适配》了解如何在Python环境中调用Ascend C实现的自定义算子。
- 通过代码示例学习,如
acl.mdl.load_from_file()
加载模型文件,并确保遵循官方指南中的步骤进行操作。
FAQ(250):使用ATc工具转换ONNX或SavedModel到OM时遇到错误E19010: No parser is registered for Op [xxx,optype xxx].
原因分析:
该报错表示atc无法识别并处理某些特定的操作符类型,可能是由于模型中包含了当前CANN版本不支持的算子。此外也有可能是ATc工具本身与所使用的框架之间存在兼容性问题。
解决办法:
- 检查是否已经安装了最新版的昇腾内核包。
- 将atc日志设置为详细模式,通过环境变量
ASCEND_GLOBAL_LOG_LEVEL=3; ASCEND_SLOG_PRINT_to_stdout=true
获取更多信息用于排查。 - 如果发现模型包含不支持的操作符,请向CANN团队提交适配请求或尝试用已知兼容的算子替换。
FAQ(251):使用ATc工具转换ONNX模型到om时遇到错误,且无返回值。
原因分析:
此现象表明在实际执行arct转换任务时出现了了严重异常。常见原因为可用内存不足导致主进程被操作系统终止;或者提供的模型文件/参数有误使得atcr无法解析处理模型内容
解决办法:
- 增加系统分配的swap分区大小以缓解物理机上的内存压力。
- 核实提供给arct工具的所有输入参数是否正确无误,尤其是
--input_shape
,--framework
等关键选项。 - 确认使用的是最新版本的atc工具,并且模型文件完整性良好。
FAQ(252):在host侧获取输入tensor shape信息时出现错误。
原因分析:
用户试图直接访问从StorageShape *转换来的对象,而没有正确地将其转化为一个可查询维度信息的对象。例如context->GetInputShape(0)
返回的是存储形状指针而非可以直接调用的shape方法。
解决办法:
- 参考文档《Ai框架算子适配》中关于获取输入张量的尺寸信息的方法。
- 通过API将StorageShape *转化为为可以查询维度的对象,再从中提取所需的信息。例如使用
GetDim(0)
之前必须确保对象已被正确地转换。
FAQ(253):在Ascend C中创建支持任意shape输入的算子,并希望知道如何从输入张量获取其形状信息。
原因分析:
用户可能不熟悉昇腾社区提供的的相关接口,比如GetDim()
函数对于tiling传参。此外,在device侧(即NPU设备)上也可能没有直接暴露相关API来访问存储时的shape信息。
解决办法:
-
在Host侧进行Tilingng时可通过如下代码获取输入张量尺寸:
// 示例代码参考自Ascend C算子开发文档中的AddCustom样例。 Shape input_shape = *input_tensor->GetShape(); int dim0 = input_shape.GetDim(0);
-
对于Device侧,需通过Tilingng过程传递参数。请查阅相关开发指南以了解如何正确地从Host向Device传参。
FAQ(254):使用MindIE Benchmark或脚本对服务器发送请求时出现超时且无返回情况。
原因分析:
当并发数过高,超过昇腾芯片处理能力导致请求积压;或者脚本中未设置足够长的等待时间限制。这些都会引起服务端无法及时响应客户端请求从而造成超时现象。
解决办法:
- 降低MindIE Benchmark输入参数
--Concurrency
值至理论计算得出的最大并发数。 - 在调用相关API时增加适当的超时容忍度,例如设置合理的等待时间限制。具体可参照昇腾官方文档中有关配置uringing timeout的相关说明。
FAQ(255):使用AOE模型优化工具对ONNX或OM格式的模型进行性能调优时遇到命令参数不支持的问题。
原因分析:
用户在200i A2设备上试图使用--tuningng
这样的非标准支持的功能,导致了错误提示。此情况通常是因为用户未查阅最新版本文档或者误用了过期/无效的选项。
解决办法:
- 通过运行命令
aoe -h
查看当前可用的所有参数列表。 - 遵循昇腾社区提供的AOE调优工具指南,确保使用的是正确的且支持的操作方式。
FAQ(256):在虚拟机安装Ubuntu22.04后,使用ATC进行模型转换时出现E10001: Value [linux] for parameter [--host_env_os] is invalid.
的报错问题。
原因分析:
操作系统类型与算子包支持的操作系统不匹配。
解决办法:
(1)在使用ATC命令进行模型转换时,需显式指定--host_env_os=linux --host_env_cpu=aarch64
参数。
(2)参考文档地址调整相关设置,并确认使用的操作系统类型是否符合算子包要求:
https://www.hiascend.com/document/detail/zh/CANNCommunityEdition/80RC3alpha001/devaids/auxiliarydevtool/atlasatc_16_0050.html
FAQ(257):使用ATC转换ONNX模型时,设置动态输入形状后通过AIS进行推理时报RuntimeError: [-1][ACL: general failure]
.
原因分析:
未正确配置dynamic_dims
参数导致动态维度无法识别。
解决办法:
(1)在使用ATC命令转换ONNX模型时,需设置输入形状为范围格式如"x:1,3,-1,-1"并配合--dynamic_input_shape_range="x: [min_width,min_height,max_width,max_height]"
参数。
(2)确保提供的动态维度值与实际处理需求一致,并参考文档进行重新转换:
https://www.hiascend.com/document/detail/zh/canncommercial/80RC2/devaids/auxiliarydevtool/aoepar_16_013.html
FAQ(258):使用tik算子时遇到Error: not support this type of mask now.
的问题。
原因分析:
逐比特mask的数据类型不被当前版本的API支持。
解决办法:
(1)查阅CANN文档中关于Tik API对mask的支持情况,确认使用的数据格式是否符合要求。
(2)将二进制表示转换为十进制或其他允许的数据形式再使用。
FAQ(259):Matmul算子在处理大尺寸输入时出现性能问题。
原因分析:
当单次运算所需内存超过设备可用空间或计算单元限制,可能导致效率低下甚至失败。
解决办法:
(1)根据硬件平台的文档评估数据大小是否需要切分。
(2)若需处理大数据,则对输入进行合理划分,并分别搬运至A/B两部分执行后再合并结果。
FAQ(260):使用aclRfft1D
API时出现错误代码“ERROR: 161002”。
原因分析:
调用的self.DeviceAddr
所指向张量的数据类型超出支持范围。
解决办法:
检查创建ACL Tensor过程中传入的数据类型是否符合API要求。
FAQ(261):Cast算子无法直接完成从int16_t到int32_t的转换。
原因分析:
当前版本CANN中的Cast接口不支持此特定类型的变换。
解决办法:
(1)首先将int16_t转为float类型。
(2)再由float向int32_t进行第二次cast操作以达成目标结果。
FAQ(262):使用Adds算子时,当标量小于1 (half) 时不生效。
原因分析:
可能由于硬件对非常小数值处理存在限制或特定条件下无法正确识别此类参数值。
解决办法:
(1)确认输入的half类型是否符合预期。
(2)尝试提供更大范围内的有效示例,或者检查相关文档是否有特别说明。
FAQ(263):在ATB中接入Alltoallv算子时存在参数传递疑问。
原因分析:
对于device侧tensor指针变量以及数组变量是否需要host-side处理的不确定导致困惑。
解决办法:
(1)确认sendBuf
, recvBuf
等参数应为Device端的数据地址。
(2)关于其他类型参数,请参考文档或等待下个迭代版本支持此算子:
https://www.hiascend.com/document/detail/zh/CANNCommunityEdition/80RC3alpha001/apiref/opdevgapi/atbatik_07_0051.html
FAQ(264):使用MindIE Lite将ONNX模型转换为mindir时提示EyeLike
算子不支持。
原因分析:
Ascend910B3芯片属于训练系列,其CANN版本明确兼容大部分主流AI框架的通用算子(如Conv2D、BN等),但部分特殊结构需要确认是否在昇腾硬件上存在实现路径。
解决办法:
- 确认
EyeLike
算子支持情况:Ascend910B3芯片支持ONnx中的EyeLike
转换,详见官方文档链接。 - 检查MindIE Lite版本:确保使用的的是最新版的
MSLite
工具,以避免因框架兼容性问题导致算子转换失败。
FAQ(265):自定义核函数执行时入参顺序影响结果(如gammaGm传入后无法正常打印)。
原因分析:
AscendC中kernel_launch
方式的参数传递存在严格的内存布局限制,若未按平台要求进行占位符填充或地址对齐,则可能导致向量核异常、寄存器访问越界等错误。
解决办法:
-
添加临时占位参数:在自定义算子执行函数签名中引入一个额外
GM_ADDR tmp
作为占位参数(如示例代码)。extern "C" __global__ __aicore__ void kernel_rmsnorm_operator(GM_ADDR inputGm, GM_ADDR outputGm, GM_addr gammag, gm_addr tmp, Gm_addr tiling);
-
核函数执行时将
tmp
设为nullptr,避免因参数数量不足导致的编译器自动填充逻辑错误。
FAQ(266):ATC转换模型提示输出size为0(如使用msit benchmark进行推理时报错)。
原因分析:
动态shape场景下,若未指定正确的输入/输出节点或参数配置不完整,则可能导致atc生成的om中存在无效尺寸。
解决办法:
- 检查模型结构完整性。
- 确保onnx模型的输出节点为静态维度(非
-1
); - 若需动态shape,可尝试在代码中手动指定最后一步输出节点为固定形状;
- 确保onnx模型的输出节点为静态维度(非
- 使用atc命令行参数
--input_shape="..."
显式设置输入尺寸。
FAQ(267):使用ATB单算子API复用已创建的op时提示段错误(segment fault)。
原因分析:
AscendC中,若未正确释放或重新初始化化atb::CreateOperationationationion
生成的对象,则可能导致内存访问越界。
解决办法:
- 单算子复用需确保上下文一致。
- 若参数完全相同可尝试单次创建op后多次调用;否则每次使用前应再次执行
atb::CreateOperation(...)
以获取新实例指针。
- 若参数完全相同可尝试单次创建op后多次调用;否则每次使用前应再次执行
- 遇段错误时,建议检查代码中是否在非预期位置释放了相关资源(如内存、上下文)。
FAQ(268):ATC转换模型提示某些算子不支持(例如Einsum算子)。
原因分析:
昇腾AI平台对部分复杂结构的算子自定义程度较低,需开发者自行实现并注册到框架中。
解决办法:
- 核心流程包括三步。
- 实现AscendC核函数(如
rmsnorm_custom(...)
); - 注册至ATc工具链(通过添加op描述文件至指定路径);
- 在模型转换时,att会优先使用注册的算子。
- 实现AscendC核函数(如
- 参考文档:链接
FAQ(269):atc转换模型提示get_op_mode is dynamic
警告。
原因分析:
昇腾AI平台对动态shape支持有限,若输入_shape参数配置不当或模型结构中存在未明确的动态节点,则可能触发此类告警。
解决办法:
- 检查模型输出是否存在
-1
(表示动态维度),可尝试调整转换命令中的input_shape参数;- 若警告不影向推理结果,可忽略该提示。
- 参考日志中显示的shape信息以确认具体哪个算子存在dynamic问题。
FAQ(270):atc将模型转为om失败(如yolovs结构复杂场景)。
原因分析:
昇腾AI平台对输入格式有严格要求,若未正确配置--input_shape="..."
或soc_version与硬件不匹配,则可能导致转换失败。
解决办法:
- 确认模型输出节点为静态shape。
- 若原模型存在动态结构,请调整网络设计;使用命令行参数显式指定输入/输出尺寸(如:
--input_shape="image:1,3,288,288"
);
- 若原模型存在动态结构,请调整网络设计;使用命令行参数显式指定输入/输出尺寸(如:
- 检查soc_version与开发板芯片版本是否一致。
FAQ(271):TransDataTo5HD函数中参数计算错误导致结果异常。
原因分析:
昇腾AI平台对二维数组转置操作(如行/列调整)有特定的内存布局要求,若未正确设置srcHighHalf
, repStrides
等参数,则可能导致数据读取失败。
解决办法:
-
按示例代码规范使用TransDataTo5HD。
-
若输入形状为[64,128]或行列能被16整除,可尝试以下设置:
transdata_params.srcHighHalf = true; transdata_params.repeatTimes = (rows / 16); // 行数需是16的倍数 transdata_params.dstRepStride = cols % 256 ? ((cols + 3) & (~3)) : cols;
-
-
若参数设置后仍报错,建议到AscendC论坛提交代码以获取更针对性的帮助。

昇腾计算产业是基于昇腾系列(HUAWEI Ascend)处理器和基础软件构建的全栈 AI计算基础设施、行业应用及服务,包括昇腾系列处理器、系列硬件、CANN、AI计算框架、应用使能、开发工具链、管理运维工具、行业应用及服务等全产业链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